-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并非预防手术期间所有感染。 围手术期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这是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修改的部分之一,因为对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进行抗菌药的预防应用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指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 美国CDC1992 年颁布 的SSI 预防指南中将SSI 分成三类, 即: 切口浅部感染 切口深部感染 器官/腔隙感染 同时SSI 被列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监测指标。 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 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细菌。 3.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之一:疼痛或压痛,局部肿胀,红热,因而医师将切口开放者(如培养阴性则不算感染)。 4.由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 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有分泌物不列为SSI。 术后30天内(若有人工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大块人工修补材料等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 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 2. 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细菌培养阳性且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一:①体温38℃;②局部疼痛或压痛。 3. 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 4. 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列为深部感染。 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 1. 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 2. 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 3. 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有脓肿。 4. 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 类别 标 准 Ⅰ类(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 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Ⅱ类(清洁-污染) 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 切口 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Ⅲ类(污染)切口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 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 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Ⅳ类(污秽-感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 的手术 ★ 不同类别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 清洁切口—1%; 清洁-污染切口—7%; 污染切口—20%; 污秽-感染切口—40% ★ 北京市11 所三级医院2002~2005 年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 14%,其中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09%; Ⅱ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65%; Ⅲ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1.78%。各类切口感染的情况符合国外研究的结果,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Ⅰ类感染率最低, Ⅲ类切口感染率较高。 ★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认为,切口类型是SSI的危险因素,美国CDC 很早就通过手术切口分类来预测SSI发生危险。 切口分类一般要求外科医生在术前进行预测,作为决定是否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 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吸烟、免疫低下、其他部位有感染灶、已有细菌定植、低氧血症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大资料考题答案)模拟5.doc
- (电大资料考题答案)考前辅导.doc
- 疾病防范---中风后肩痛的预防最终.ppt
- 疾病防范---颈腰椎病的预防与自我保健.ppt
- 疾病防范---心脑血管疾病预防.ppt
- 疾病防范---心血管疾病预防.ppt
- 疾病防范---心理健康与疾病预防.ppt
- 疾病防范---儿童免疫与预防.ppt
- 疾病防范---预防接种反应及处理原则.ppt
- 疾病防范---动脉硬化的预防保健.ppt
-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总复习(课件2).ppt
- 2017-2018学年套餐之高一物理教科版版必修2讲义第四章习题课1.docx
-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专题一第三单元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doc
- 2025年湖南衡阳市市直卫健系统人才引进177人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福建省气象局事业单位招聘16人方案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甘孜州上半年考核招聘151名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湖南郴州市市直教育系统事业单位赴高校现场招聘教师7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湖南衡山县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瑞安市人民法院司法雇员招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