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人事制度第5章 绩效制度.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人事制度 刘俊生 编著 第五章 绩效制度 第一节 考核 一、考核概念与考核原则 考核概念 考核是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党政机关按照管理权限,根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所管理的公职人员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和核实,依据一定的标准定期做出评价,区分等次,并以此评价结果作为某些人事管理环节的依据的人事行政能力。 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考核 一、考核概念与考核原则 考核原则 考核原则 第一节 考核 二、考核内容和标准 考核内容 第一节 考核 二、考核内容和标准 考核标准 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考核标准必须与职位说明书规定的工作标准统一起来。 2、考核标准应能准确明晰地反映德、能、勤、绩、廉的优劣等次。 3、考核标准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描述,必须是明确的。 4、在考核内容的评定标准和考核结果的评定标准之间,应建立起有效联系。 第一节 考核 三、考核方法和程序 考核方法 第一节 考核 三、考核方法和程序 定期考核程序 第一节 考核 四、考核结果及其使用 考核等次 考核结果是定期考核的结论性评语,通常以考核等次的形式表示。 现考核结果区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考核等次是对公务员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优劣的一种高度概括性的评价形式。 在实际考核中,应结合不同机关类型、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次职务的具体要求细化基本标准,并且应与前述的用于区分不同考核要素优劣的考核标准有效地联系起来,确定可操作性的具体标准。 第一节 考核 四、考核结果及其使用 考核结果的使用 区分不同等次的目的在于实现考核制度的激励功能,并为其他人事行政活动提供依据。如果说将考核结果区分等次是实现考核制度的一级激励功能的话,那么,将考核等次与人事行政的其他环节联系起来就是实现考核制度的二级激励功能,从而建立起完备的考核激励系统。考核结果的使用正是将考核等次与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等人事行政环节建立起联系的一项制度。公务员考核制度规定考核结果的使用,有助于形成人事行政的激励机制。 第二节 培训 一、培训与普通国民教育的区别 培训概念 培训是党政机关根据公务员工作职责的要求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公务员进行的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工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和训练,以开发公共人力资源的人事行政行为。 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沿革 第二节 培训 一、培训与普通国民教育的区别 培训与普通国民教育的区别 目的方面: 普通国民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培训在人的职业化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以人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技能的形成为价值取向。手段方面, 手段方面: 普通国民教育是梯次教育;而培训往往因现实需要进行,缺乏明显的梯次结构。 第二节 培训 一、培训与普通国民教育的区别 培训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培训 二、培训原则、类型和科目 培训原则 理论结合实际 学用一致 按需施教 讲求实效 注重能力建设等 第二节 培训 二、培训原则、类型和科目 培训类型 初任培训 任职培训 专门业务培训 在职知识培训 后备干部培训 第二节 培训 二、培训原则、类型和科目 培训科目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 第二节 培训 三、培训管理和培训机构 培训管理 1、登记管理:公务员管理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对由其管理的公务员参加培训的情况记录在案,以便监督考察人事行为。 2、时间管理:规定和落实公务员培训时间的人事行为。 3、训用结合管理:将培训与使用相结合从而保证培训得以落实的人事行为。 第二节 培训 三、培训管理和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 1、培训管理机构 2、培训施教机构 第三节 奖励 一、奖励概念与奖励原则 奖励概念 奖励是党政机关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的人事行政行为。 公务员奖励的基本特征: 奖励主体(授奖主体)就是公务员所在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即拥有授奖权限的机关。 奖励对象(受奖对象)就是公务员个人或者公务员集体。 奖励必须依法进行。 第三节 奖励 一、奖励概念与奖励原则 奖励原则 (一)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 (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三)定期奖励与及时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 奖励 二、奖励条件、类型和方式 奖励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分别规定奖励条件。 把握几点: 从立法结构上看,每项受奖行为都包括受奖内容和受奖程度两个部分。 法律将受奖行为是否达到了奖励程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