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俚曲与下层社会的道德教化.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 聊斋俚 曲研究 · 文章编号:1002—3712(2008)02.0081—07 聊斋俚曲与下层社会的道德教化 车振华 (山东社会科学院 语言文学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02) 摘要:中国古代有以说唱文学等通俗的文艺形式对下层民众进行 道德教化的传统。蒲松龄继承 了这个传统,他 出于强烈的使命感 和现实危机感,改编 聊《斋志异》的故事而为 《聊斋俚曲》,以寓教 于乐的形式对孝、悌等道德原则作 了生动的阐释,为清末民初兴 起的改编戏剧、小说以期改 良社会风气的热潮开了先河。 关键词:说唱文学;聊斋俚曲;道德教化 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识码:A 伦理道德在古代中国是维系统治秩序的主要力量 ,它的巩固 与否直接关系着统治秩序的稳固,即如龚 自珍 《平均篇》所说 :“人 心者,世俗之本也;世俗者,王运之本也。人心亡,则世俗坏;世俗 坏,则王运中易。王者欲 自为计,盍为人心世俗计矣。”…㈣ 中国 传统社会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以 “忠”、“孝”、悌“” 等为代表的道德原则在维系国家的正常运转和保障社会的安定 繁荣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统治阶层一直非常重视对下层 收稿 日期:2008.02.20 作者简介:车振华(1979一),男,山东沂南人,山东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和俗文学。 81 维普资讯 的民众进行道德劝善教育,“对如何将主导国家社会运作的意识 形态转化成一般人民人伦 日用中的常识,以建立一个 文‘化霸权’ 一 点 一直有着强烈的关注。”[2](r,33o) 从宋、元开始,统治阶级就非常关注 “孝道”的具体实践,通俗 性的劝孝诗文、乡规民约等广为流传。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 元璋设立 “里老人”制i洪武三十一年(1398),颁布 《教民榜文》,对 民间进行教化。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正式建立 “乡约”制度,对 民众进行直接的道德宣教。清政府沿用了明代的 “乡约”制度 ,顺 治九年(1652)颁行 《六谕圣碑文》,顺治十六年 (1659)建立乡约。 顺治帝还曾亲 自注过 《孝经》。清圣祖于康熙九年颁布十六条 康《 熙圣谕》,取代 六《谕圣碑文》。他还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提倡孝道 , 认为 “孝为万事之纲,五常百行皆本诸此。”(清《圣祖圣训》卷一) 说孝道 则“顺而祥;以之教人,则乐而易从;以之化民成俗,则德施 溥而不匮。帝王奉此以宰世御物,躬行为天下先。”(御《制文选》第 二集卷三十一)雍正二年(1724),雍正皇帝亲自撰写 圣《谕广训》, 用以阐释康熙的 康《熙圣谕》十六条。 “乡约”等道德宣教形式。由于形式过于简单,内容粗糙枯燥, 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因此 ,统治阶层又借鉴了说唱文学等通俗 的文艺形式作为道德宣教的辅助工具。说唱文学等通俗的文艺形 式因其语言的通俗和人物形象的生动,能将儒家典籍予以通俗化 和普及化,弥补了它作为高文典册的不足,有利于道德教义向普 通民众的传输。 说唱文学从它的早期形式——说话——开始就 自觉承担了 政治赋予它的使命 ,强调通俗的形式要为表达劝化的内容服务 , 认为只有这样,说唱文学才能感染人 ,保有其存在的价值。如 《冯 玉梅团圆》就说 :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相对于劝 孝诗文 “人畜之别以明其理;讲恩言难以动其情;孝感果报以强其 意;教孝辨孝以导其行。”[](1,3oo)的特点,说唱文学还有着 “生动可 感以悦其心”的优势,因为它更受当政者的青睐。明万历年间山西 82 维普资讯 巡抚吕坤 曾发布政令说: 时调新曲,百姓喜听。但邪语淫声,甚坏民俗。如有老师 宿儒,词人诗客 ,能将近 日时兴腔调,翻成劝世 良言,每一曲 赏谷一斗。能将古人好事,如杀狗劝夫、埋儿孝母、管鲍分金、 宋郊渡蚁一切有关风化者,作为鼓板平话、弹唱说书,半说半 唱,极浅极俗,不用一字文言,妇人童子都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