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革命传统__弘扬红色文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扬革命传统__弘扬红色文化.doc

学习苏区革命历史,弘扬苏区革命精神 ------第九周主题班会材料 一、教学目标: 1、回顾革命历史和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感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让学生学习革命历史,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3、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活动形式: 讨论、 讲故事、朗诵、歌曲。 三、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朗诵、歌曲。 2、学生收集有关苏区革命战争年代中的英雄故事。 3、学生查找关于瑞金叶坪、沙洲坝、红井等历史资料。 四、活动过程: 首先,阐述瑞金作为中国革命的“红都”的历史和在中国革命中产生的具大影响: 在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1949年10月诞生的新中国的雏形。瑞金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都”之后,不仅是中央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还是全国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大本营和领导指挥中心。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创造和积累了许多领导国家和军队的丰富经验,初步学会了治国安民、治国安邦的领导艺术。在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党和国家、军队的领导骨干。他们当中,不仅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一批领袖人物,还有张闻天、任弼时、王稼祥、项英、董必武、林伯渠、李富春、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叶剑英、杨尚昆、胡耀邦等一大批国家精英。中华人民共和国有10位开国元帅、10位开国大将、57位开国上将、177位开国中将。其中有9位开国元帅(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林彪)、7位开国大将(粟裕、陈赓、黄克诚、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34位开国上将和106位开国中将,以及440位少将,都曾在中央苏区纵横驰骋,屡建奇功。此外,还有一大批建国后在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担任主要领导工作的老同志,也是从中央苏区走出去的。中央苏区的红军部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支柱。中央苏区还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在中央苏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党员干部、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培育形成了伟大的苏区精神。 其次,教育学生要跟据实际,学习苏区革命历史,发扬革命精神。 1、教育学生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的精神支柱。中央苏区斗争初期,红四军中以林彪为代表的一些人,对革命前途存在右倾悲观情绪,对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针对林彪的错误思想,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就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毛泽东在信中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著名论断。毛泽东预言,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一定会成为燎原之势。毛泽东这一英明论断,揭示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对于苏区人民乃至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坚定信念,经受各种曲折与考验,从土地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毛泽东这一论断提出后不到两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在瑞金成立,这恰好应验了毛泽东这一论断的英明与正确。 2、学习苏区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中央苏区时期,处于战争年代,加上国民党经济封锁,物质生活异常艰苦。那时严重缺粮,苏区人民以红薯、青菜充饥,节约每一粒粮食支援红军。后方工作人员每天只吃两餐饭,节省一餐口粮支援前线。苏区缺衣少被,寒冬腊月,很多人身穿单衣过冬,将稻草捶软塞进被套当棉被盖。没有盐吃,只好将老墙土弄到锅头里熬制硝盐,用这种硝盐炒的菜又苦又涩,难以下咽。长时间吃不到肉食品,菜碗里看不到油花,更是常有之事。苏区干部和红军官兵都没有工资薪饷,公家只发给少量的伙食费。为了节省经费开支,许多家住苏区的干部连伙食费也不要公家发,自觉从家中带米带菜到机关吃。有一首苏区山歌唱道:“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苏区有句很响亮的口号:“节约每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当时点灯,规定每盏灯只能用一根灯芯,如果用两根灯芯,马上就有人提出批评。毛泽东是中央政府主席,按规定他可以点3根灯芯,但他也和大家一样只点一根灯芯,每天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工作到天亮。苏区机关干部自己动手开荒种菜,自制办公用品,千方百计节约办公经费。艰苦难不倒共产党人,难不倒苏区军民。面对如此菲薄的物质生活和艰苦的斗争,大家没有怨言,没有灰心,时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奋勇向前的精神状态。 3、弘扬苏区革命精神,养成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 无私奉献,勇于牺牲个人的一切乃至将生命献给党、献给革命、献给苏维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