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法在血液病发热中的应用.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和法在血液病发热中的应用.pdf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4卷第6期WorIdJournal 2009,V01.4,No.6 ·381· ofIntegratedTraditional∞dWesternMedicine ·专家论坛· 论和法在血液病发热中的应用 苏凤哲张明顺 【摘要】 和法反映了中医凋和阴阳,以平为期的整体治疗思想。血液病发热以内脏失调为主, 本质为本虚标实,治疗上不官清、泄诸法,应以和法为主。常见的和法为:调和营卫法、和解少阳法、和 肝解郁法、健脾和中法、和血祛瘀法、和阴敛阳法。和法立足于整体调节,是治疗血液病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和法;血液病;发热 和法为“八法”之一,在血液病的治疗中有广泛 里者,惟有和之一发焉。”对于少阳兼证,程钟龄指 的应用,尤其在血液病发热的治疗上,由于该病多 出:“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 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时时顾护正气,故常以和 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 法治疗为主。笔者结合l临床经验及体会,探讨和法 和者,有兼攻而和者。”明确阐述了和法的随证变 在血液病发热中的应用。 化。戴北山《广温热论》进一步提出“寒热并用之谓 一、和法渊源 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 中医之和法思想源于《内经》,如《素问·生气 谓和”。抓住了和法的本质,扩展了传统和法的意 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 义和应用。 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至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 真要大论》:“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既阐 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 述了人体生理状态的和,又说明了和之原则。张仲 法。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观点来看待和,既是一个组 景《伤寒杂病论》对《内经》中“和”的思想,进行了 方原则,又是解决多方面矛盾,以恢复人体内环境 演绎和深化,明确提出了和的治疗法则,并创制了 动态平衡的治疗方法,运用起来和之义则一,和之 小柴胡汤、桂枝汤、半夏泻心汤等和法运用经典方 法则变化无穷。概言之,和之法有五。一为和解, 剂,后贤《千金方》创驻车丸,《圣惠方》创金铃子散, 如伤寒邪在半表半里,“法当和解,小柴胡汤是也”; 李东垣创滋肾通关丸,朱丹溪创左金丸,皆是在仲 二日调和,如营卫失和之调和营卫。气血失和之调 景思想基础上的发挥。金·成无己在《伤寒明理 和气血,包括补气生血,补气行血,补气摄血,益气 论》中明确提出了和法。谓“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 敛阴,行气活血诸法。又有脏腑功能失和之调和脏 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 腑,包括调和心脾,调和心肺,调和心。肾,调和心肝, 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 调和肝肾,调和肝肺,调和脾肾,调和脾肺,调和肺 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汤为和解表里之剂也”。 肾,调和脾胃,调和胆胃等。实质是调理脏腑之间 明·张景岳又进一步阐述了和法的概念,指出“和 气血阴阳,气机升降,水液代谢,运化转输等,对于 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 邪犯脏腑,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虚实挟杂之证,又 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 可用调和寒热法。至于组方之调和原则,张景岳谓 之。和之义广矣……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之为 “合方之制合其不合者也”,《读医随笔》进一步指 贵也”。清·汪昂《医方集解·和解之剂》中,则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