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原行游记.doc
中原行游记
2007年8月6日 郑州——开封——郑州
大清早就起床了,匆匆在家吃了一丁点的面包,赶在集合时间七点前到了学校。大巴把我们送到了萧山机场,在导游的带领下顺利换了登机牌,过了安检,上了飞机,屁股才刚坐稳,此时空姐广播告知,航班将延迟,估计要十二点多才能起飞,建议大伙到候机大厅等候,艾,真是的,十次飞机有八次要晚点。只好怏怏地下了飞机,在候机大厅好心的机场工作人员看在美女高高的份上免费提供给我们一张桌子和两副扑克,就这样,等候的时间就这样悄悄溜走了,总算十二点多伴着我咕咕叫的肚子飞机起飞了。
第一站是北宋首都开封的包公祠,从郑州坐车大约一个小时,趁机在车上打了个盹。包公祠是为纪念北宋的清官包拯所重建的,里面陈列了包公的塑像、蜡像和生平介绍等等,匆匆浏览,除了了解了包拯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黑炭外,真的没什么收获了。
第二站前往了北宋皇家寺院相国寺,相国寺就在开封最繁华的街上,两边都是店铺林立,在这里清修真是挺有意思的,相国寺挺大的,一进又一进,有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殿、藏经楼、大佛堂等等,特别是在八角殿里有看到了千手千眼观音像,高7米,全部用木头雕刻而成,雕工精细,真是叹为观止。这次带我们的导游讲解的十分细致,跟着她真是长了不少见识。
大巴车载着我们车游了宋都的御街,返回郑州,因为是跟团旅游,著名的开封小吃一样都没吃成,一天的行程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2007年8月7日 郑州——登封——洛阳
这儿天气真的非常不错,没有什么大太阳,穿着短袖觉得刚好,在景区里游览也不会出汗,想想杭州那个闷热难当的感觉,这几天的游览真像避暑。今天早餐后大巴把我们送到了中华武术发源地世界文明的千年古刹少林寺,在车上导游告诉我们,少林寺位于登封市西北处的嵩山少室山下,因为这个地方环境清幽,周围都是密密匝匝的树林,所以叫做“少林寺”,表示“深藏于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院”。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年间,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到了唐代,少林寺又因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声名大振,在唐王李世民的特许下,少林寺可以拥有僧兵,于是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成了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我们还在少林寺看到李世民立的碑,估计这个故事应该是真的)。但是到了近代已经衰败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的建筑都是后来重修的。在去少林的路上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一边看着两旁的风景,发现少林不愧为武术发源地,山脚下到处都是规模庞大的武院,据导游说他们的学历都是国家承认的,每年的学费是3000,住宿大概700左右,一个武院就有一两万人。
下了车发现山间雾气很重,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随着人流过了景区的大门,匆匆赶去看九点的第一场武术表演,不看不知道,一看真觉得武术是中华瑰宝啊,每一样兵器都被他们耍的虎虎有生,象形拳更是栩栩如生,特别是硬气功和软气功,把大伙看得连连叫好,不停的按动手中的相机。
看完表演,顺着路往山上走,不一会儿就到了少林寺的山门。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山门的正门高低相衬,十分气派。门额上有清康熙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更添一道辉煌的风景。一进山门,弥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神龛后面立有韦驮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护院神。过了山门,便是甬道,两旁碑石如林,被称为碑林。锤谱堂就在山门内碑林西侧,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演绎着少林武术的发生发展及其赫赫功绩等。经甬道过碑林后便是天王殿,外面有两大金刚,内里则是四大天王像,好不威武。穿过天王殿,其后有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佛教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的神像,屏墙后面悬塑观音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大雄宝殿之后,又有藏阁,这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殿前甬道有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铁钟一只,据说重约650千克。该阁的东南面是禅房,是僧人参禅打坐的地方,对面的西禅房,则是负责接待宾客的堂室。过了法堂便来到方丈室,这是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不过可惜的是方丈室关着大门,大伙想一探究竟都没有机会,不过导游告诉我们凡是我们想的到的,室内都有。达摩亭在方丈室后,是一座建筑,相传是二祖慧可立候达摩断臂佛前的地方。东配殿位于达摩亭西侧,是1983年重建,殿内有“南无阿弥陀佛”的石像和“达摩面壁影石”。最后就是千佛殿了,殿中供奉释迦牟尼的佛像,面积达几百平方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千佛寺的东侧有白衣殿,西侧还有地藏殿。
在导游的催促下拍了照,赶紧继续往上走,前往历代高僧的墓地塔林,塔林里的塔一般为一至七级,这才知道为什么有一句话叫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造型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圆形、柱形、锥体、瓶体、喇叭体等。据导游介绍只有名僧、高僧圆寂后,才设宫建塔,刻石纪志,以昭功德。所以塔的形制层级、高低大小、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不同,都体现着逝者生前的地位、成就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