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酸催化酯化反应机理的探索.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38 工业催化 2006第14卷增刊 中的配位强酸被中和,酯化产率明显下降,无水氯化 金属离子可与有机弱酸生成强酸性配合物,从而产 铝和无水氯化铁产率由原来的70%以上降至20%生大量的H+,然后通过H+催化酯化反应的进行, 以下,仅相当于原产率的20.7%和24.3%,无水氯与浓硫酸催化酯化反应机理类同[3|。B3+、A13+和 化锌产率为原来的22.7%,三氟化硼产率为原来的 Fe3+因氧化值较高,易于生成强酸性配合物,酯化 32.1%。说明催化酯化反应进行的催化剂是由于配 产率较高;Zn/+电荷较低,与冰乙酸配位能力较弱, 酯化产率较低。 合物形成而产生的强酸H[MCl3(CH3COO)],而配 合物本身仅有次要的催化作用或没有催化作用。 参考文献: 表2强酸消除实验 [1]俞善信.氯化铁的催化活性及其机理的探讨[J].化学试 剂,1994,16(5):257—260. [2]张熊禄,张盛泉,薛君.路易斯酸催化制备乙酸乙酯的 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1,2(4):13—15. [3]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80:434—436. 3结论 [4]梁志德,车荫祺,毛璞.有机化学实验[M].成都:成都科 技大学出版社.1998:135—136. 当L酸加入到有机酸和醇混合液中,L酸中的 L酸催化酯化反应机理的探索 作者: 李建伟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郑旭东.刘永春.胡怀生.胡浩斌 四氯化锡催化合成乙酸叔丁酯[期刊论文]-化学试剂2004,26(1) 2. 李建伟 酸催化酯化反应机理探讨[会议论文]-2006 3. 毛尚良 乙二醇二乙酸酯的合成[期刊论文]-浙江化工2001,32(1) 4. 张红.刘铭 杂多酸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1) 5. 周玲妹.陈钢.樊素芳.徐翠莲 氯化铁催化微波合成α–萘乙酸甲酯的研究[期刊论文]-河南化工2004(12) 6. 李善吉 氯化铁催化合成苹果酯的研究[期刊论文]-化学工程师2004,18(10) 7. 周亚洲.谭晓明.余国锋.谢洪泉.ZHOU Ya-zhou.TAN Xiao-ming.YU Guo-feng.XIE Hong-quan 失水甘油烯丙醚预 聚体的制备[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16(6) 8. 刘海平.俞善信 氯化铁催化合成马来酸二异戊酯[期刊论文]-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15(2) 9. 林培谦 含能固化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学位论文]2004 10. 马瑜.李勃.肖明.MA Yu.LI Bo.XIAO Ming 蛋壳内膜分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所产蛋白酶性质的初步研究[期刊 论文]-微生物学杂志2011,31(3) 引用本文格式:李建伟 L酸催化酯化反应机理的探索[会议论文] 2006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