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口技》 课件.ppt
1、林嗣(sì)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顺治年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等。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 ⑴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 ??????????????????????????????????????? ⑵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 :??????????????????????????????????????????????????????????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3分) ??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 【乙】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1)款扉扣之 扣 : (2)今客鼓此 鼓: 3.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2分)??? ????????????????????????????????????????????????????????????????????? 3、 第三段所写的内容 在表演中起什么作用? 这一段写的是一家人 由醒到又睡的经过和宾客 的情绪变化。 这一段既是四口人吵 醒之后的余波,又是深夜 失火、救火的前奏。 4、第四段从哪些方面直接描述了口技人表演的声音?这段中写宾客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开头用一个“忽”字,连用三个“大呼”,表现了 火着得突然,而且很大。紧接着连用三个“百千”,极写声 音之复杂。又用“中间……百千齐作”写火势凶狠,用“又 夹…… 泼水声”写大火中人们的行动。“凡所应有,无所 不有”,总写失火时声音之逼真。 接着作者用夸张的手法盛赞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段末写宾客的表现,突出了口技者表演逼真的程度。 5、第五段呼应开头,再次列数道具,有什么作用? 突出舞台、道具的简单,反衬口技表演声响的 繁杂、热闹,表明表演者依靠的是高超的口技,而 不是借助于外物。再次突出表演者口技之“善”。 6.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 不是简单重复,既有呼应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还回味无穷,对表演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7.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8.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 演中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在首尾两 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侧面描写从不同 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 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 9。思考:课文第3段的描写可否省略?这一段有何作用? 不能省去。这段写一家四口人渐渐由醒而睡, 又用鼠声衬托这种宁静,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又 有情节上突兀变化,由起先的喧闹陡然落为平静, 也为下一个情节积势蓄力,暗示必将有更猛烈的情 形出现。这样处理,使课文情节显得起伏跌宕,生 动曲折。 口技 10、提高题:课文中是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