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史课件资料整理汇总.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法史》课件汇总资料 A 中国传统法文化与当代法制之一 (一)矜恤老幼: 2010《刑法修正案(八)》关于老年人犯罪的新规定 ◎ 对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只要符合缓刑条件的, 应当予以缓刑; ◎ 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我国古代矜恤老幼的传统 《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 战国《法经》:“罪人年六十以上,小罪情减,大罪理减。” 唐律矜恤老幼的规定 年龄(含本数) 特别规定 备注 七十 以上 犯流罪以下收赎 1.不合拷讯,皆据众证定罪; 2.诸犯罪时虽未老疾,而事发时老疾者,依老疾论 八十 以上 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 九十 以上 虽有死罪,不加刑 境外老年人刑责之规定举例 法典 规定 《中华民国刑法》 第18条:“满八十岁人之行为,得减轻其刑。” 第63条:“满八十岁人岁犯罪者,不得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俄罗斯刑法》 第59条 对妇女,以及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法院判决时已满65岁的男子,不得判处死刑。 《墨西哥刑法》第34条、《荷兰刑法》第3条 70岁以上的人犯罪的, 免除刑罚 中国传统法文化与当代法制之二 (二)亲亲相隐 2011《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关于强制出庭制度中的近亲属例外 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的说明规定强制出庭制度,证人、鉴定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对于情节严重的,可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考虑到强制配偶、父母、子女在法庭上对被告人进行指证,不利于家庭关系的维系,因此,规定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修正案草案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 关于亲亲相隐的评论1 1.司法对人性价值的理性回归,彰显法律与情理的水乳交融,是中华民族重亲情、重人伦传统美德的承袭。 2.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亲情是家庭的元素。社会的和谐,必须以家庭和谐为基础。 3.某些情况下近亲属可以拒绝作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关于亲亲相隐的评论2 提倡大义灭亲理念,强制亲亲揭发,加剧了法律与情理的冲突,背离人之常情和常理,可能导致削弱、损坏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伦理关系,也有损害于传统道义规范。试想,有谁会欣然将多年福祸与共的丈夫或妻子的有罪之躯投入牢狱而不受良心的煎熬?又怎可想象,一个人在将生身父母送入囹圄,甚至因此而致父母终结生命之后,仍能笑对生活,坦然面对亲人、朋友和社会? 现实大义灭亲案例 1. 2003年,河南农村少年张鸿雁为哥哥筹集上大学的费用而偷窃了舍友4万元。在警方的动员下,张鸿雁的哥哥将张骗到其住处,致使张被抓获。事后,哥哥的行为遭到舆论强烈质疑。 2. 2009年8月,北京朝阳区法院开庭审理满文军妻子李俐容留他人吸毒案。李俐承认自己在生日聚会上和2位客人吸食了摇头丸,否认吸食K粉和容留多人吸毒。但丈夫满文军和多位友人的证言彻底击垮了她,让她泪流满面。他们指证李俐请大家吸食K粉,并往饮料里兑“开心水”。李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不能想象,一年后李俐出狱,他们的夫妻情份及友情如何延续? 传统文化中的“亲亲相隐”1 《论语·子路》 子为父隐,父为子隐, 直在其中矣。 《张家山汉简》告律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奴婢告主、主父母妻子,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书·宣帝纪》汉昭帝地节四年(BC66)诏令 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祸患,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 传统文化中的“亲亲相隐”2 《唐律疏议》名例六 同居相隐原则 诸同居(疏议曰:谓同财共居,不限籍之同异,虽无服者并是),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及漏泄其事及擿(ti揭发)语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若犯谋叛以上者,不用此律。 注:《现代汉语词典》大义灭亲:大义,大道理。 为了维护正义,对违反国家人民利益的亲人不徇私情, 使受国法制裁。 同居相隐原则与大义灭亲并不冲突。凡涉及十恶 之前三恶谋反、谋大逆、谋叛,不适用此律。 唐律亲亲相隐9种具体情形 1.通风报信使其脱逃不坐。 2.匿得相容隐者之侣(同案犯)亦不坐; 3.其于律得相容隐,?-?-皆不得令其为证,违者减罪人罪三等 4.不得告发尊亲属。告父母祖父母,绞(疏议曰: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 5. 不得告发一定范围的卑亲属。(告缌麻小功卑幼,虽得实,杖八十;大功以上递减一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