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新中国初期外交.ppt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在英国军舰上被迫签定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1年9月7日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定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 旧中国——屈辱外交 第一阶段:(50年代打下基础) 是中国外交的起点。 新中国成立之时,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全新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第二阶段: (70年代取得突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中国外交走向重大突破的时期,其关键是中美关系的缓和。 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尼克松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一系列事件的进展, 中国的对外关系出现了全新的局面。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的调整)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对外政策上也作了重大调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 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环境: “反法西斯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横行一时的德、日、意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被彻底打败。曾经是世界第一强国的英、法也受到严重削弱。……与此相反的是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战后在欧亚两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大大发展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国将其军事力量部署到了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此外,它还拥有原子弹,在核武器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这些都是战后美国准备称霸世界的资本。 国际环境: 最突出特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一、背景分析: 国内形势: 巩固革命成果、维护独立与主权、恢复和发展经济 二、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 内 容 含 义 意义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另起炉灶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与西方国家建交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在平等基础上重新建立外交关系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三、新中国初期重大外交活动与成就: 1.同苏联等国建交(1949-1950),毛泽东出访苏联。 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5) 4.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内容) 5.参加亚非万隆会议(1955) 2.1950.2.14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 (1)过程: A、1953年12月,中印两国有关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的谈判会议,周恩来首次提出······ B、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双方确认… , “平等互利” C、1955年亚非会议,最终定型,“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 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国际:…基本准则 (1)特点: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2)周恩来的“求同存异”方针: (3)万隆精神: (4)意义: 1、指出材料中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0分) (2005年全国卷一文科综合) 1955年,在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以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同:在近代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2、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什么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案(2023春.pdf VIP
-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案.pdf VIP
- 一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个案.docx VIP
-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大单元教学方案与反思.docx VIP
- 甘肃《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消耗量定额》.pdf
- 高中英语1.5万考点.pptx VIP
- 新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全单元课件.pptx VIP
- CFMOTO春风动力450SR S CF400-9(6AQV-380101-3000-11 CN233)摩托车使用手册.pdf
- 水电站砂石系统施工组织设计(221页).docx VIP
- 2024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复习必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