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支票存款为什么难以走入我国寻常百姓家.pptVIP

个人支票存款为什么难以走入我国寻常百姓家.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人支票存款为什么难以走入我国寻常百姓家,飞入寻常百姓家,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寻常百姓家七月侯,寻常百姓家,飞入寻常百姓家全诗,寻常百姓家晋江,寻常百姓家前一句,无人机飞入寻常百姓家,便是寻常百姓家

个人支票存款为什么难以走入我国寻常百姓家? 第一章 货币概览 案例:   在经济学家看来,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广泛接受的任何物品,都可以叫做货币。  M0 :流通中的现金(最窄意义上的货币)  M1 : M0+企业、单位之间转帐用的支票存款(也称  狭义货币)。  M2: M1+储蓄存款(也称广义货币)。    基本原理 现阶段我国居民的个人消费主要以现金支付为主,极少用到个人支票,许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个人支票存款为何物。  1986年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曾联合下发《关于推行个体经济户和个人使用支票结算的通知》:   撚捎谌嗣袢褐谑杖氲脑黾雍拖呀峁沟谋浠谄湎鸦疃杏惺褂弥苯崴愕囊蟆N憷唐妨魍ǎ跎傧纸鹗褂茫鹘谙纸鹆魍ǎ蚧宓愫褪崭妒中⒂欣诰奂缁嶙式穑┐笮糯式鹄丛矗龆ǘ愿鋈私崴憬懈母铩   通知还设专门条款指示撚刑跫拇⑿钏园旄鋈嘶钇诖⑿钪苯崴銛。     1995年公布的《票据法》规定的申请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的条件:   撋昵肴吮匦胧褂闷浔久⑻峤恢っ髌渖矸莸暮戏ㄖぜ;   撚Φ庇锌煽康淖市牛⒋嫒胍欢ǖ淖式饠;   摽⒅贝婵钫嘶В昵肴吮匦朐ち羝浔久那┟窖陀∏ 那么是不是因为各商业银行对办理个人支票存款不热心呢?   商业银行是追求利润的,如果一项业务有利可图,且政策上也支持,它们是应该有积极性去办理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各银行曾经为了竞争招揽存款而使出浑身解数,如果个人支票存款能够成为它们吸收存款的有效途径,它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据悉:   中国工商银行曾于1989年在浙江某地试办过个人支票业务,然而当地居民宁愿用麻袋装现金也不肯使用支票。 据悉:   自1996年底开始,中国银行在北京分行和建国门分理处进行个人支票业务的试点,但效果也并不理想。   如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从1996年底至1998年中总共只办了不到80份个人支票账户,又因中途有清户,其所存个人支票账户不到70个。 我国于2003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人民币银行结算帐户管理办法》。这意味着个人可以在银行开立结算帐户,个人可以签发支票了。 但是,仅从成都市的情况看,第一周内是零个人支票签发。  除了银行门槛高的缘故外,制约中国个人支票存款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健全。 分 析 除了银行门槛高的缘故外,制约中国个人支票存款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健全。 分 析 支票结算是一种信用结算,如果没有良好的个人信用作支持,必定难以推广。我国的金融环境还很不成熟,缺乏那种严密的对个人信用的监督体制,既难以对个人支票使用过程中的违约行为作出事前防范,又难以在事后进行有效的惩罚,致使消费者个人信用不能保证,人们不敢轻易接受支票。 分 析 在此背景下,银行办理个人支票存款如履薄冰,为安全起见,往往要制定严格的开户条件,从而把大批消费者拒于个人支票账户的门外。另外,还要对个人支票的使用附加某些限制,如试点中的个人支票账户只有消费功能,还未涉足转账等领域,这使得支票账户应有的便利不能充分发挥,从而难以使消费者动心。 分 析 当然,我国居民对个人支票账户还缺乏了解,银行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又非常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人支票账户的发展。 分 析

文档评论(0)

good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