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电站溢洪道岩质高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pdf
水电站溢洪道岩质高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
王淼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
E-mail :wm17wm@163.com
摘 要:在对某电站溢洪道岩质高边坡进行的稳定分析中,采用有限差分法 FLAC3D 具体
分析研究边坡内部应力场、变形以及塑性破坏区的分布特征,为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工程施
工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稳定分析;高边坡;数值稳定性分析;土木工程;FLAC3D
中图分类号:TU196+.4 TD313+.1
1. 引言
高边坡工程稳定问题在我国水利水电、公路、铁路核矿产资源开发等建设工程中一直是
一个直观重要的问题。各种不稳定边坡灾害对我国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
[1]
在各类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
2. 工程地质条件
梨园水电站溢洪道紧靠右坝头布置,由、闸室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消力池组成。
溢洪道轴线呈 N18.9°W 旁山布置,引渠段底板高程 1584m,宽约 73.5m,消力池底板高程
1480m。
本文选取开挖部分最高边坡,位于进口引渠段。引渠段地形坡度约 30°~40° ,基岩多裸
露,少量低凹处有厚度约 0.5m~3m 的坡积物,局部为堆积物;基岩岩性为P2d4 为灰、灰黑
色的杏仁状玄武岩、致密状玄武岩夹火山角砾熔岩,杏仁状玄武岩在表部多为褐铁矿化、少
量绿泥石化,流层面产状为 N75°~85°E,NW ∠44°~65° 。基岩强风化底界垂直埋深 15m~
25m,弱风化底界垂直埋深 45m~65m 。段内发育右 F15、 F18、F19、 F20 、 F21 等多条 III
级结构面,与轴线多呈大角度相交,主要结构面为:①N25°~50°E,SE∠70°~80°;② N45°~
65°W,SW∠55°~65°;③ N70°~80°W,SW∠65°~75° 。
溢洪道地段为一横河向山脊地形,引渠段位于山脊的最高部位,一下为上级下游侧斜坡
地形,因此除引渠段里侧开挖边坡规模较大外,其他的都小,且低于 80m。溢洪道通过地段
岩基裸露,因此开挖边坡均为岩质边坡,岩石强度高,边坡稳定性主要受结构面控制。段内
[2]
发育的较大断层、流层面产状对边坡稳定有利 。
3. 数值模型的建立
3.1 计算模型及网格的剖分
采用有限差分软件 FLAC3D 进行计算,二维计算模型选取 2-2 剖面,该剖面有 3 条 III
级结构面,分别是 F1 8、F19、 F20 。计算模型的范围确定为:底面高程 1445m,坡体地形最
大高程 1728m,开挖坡体高度是 140m;水平方向长度 285m 。根据实际工程开挖步骤,开
挖分三步开挖,即:每一次开挖两个马道,然后对边坡进行支护,然后再往下开挖,直到开
挖完毕。根据地质条件和岩体参数试验结果,边坡按岩性划分为四部分:强风化层,弱风化
层,微新层,断层。
- 1 -
计算模型共划分单元 3160 个,网格节点 9727 个,控制最大单元尺寸小于 10m。计算模
型采用位移边界条件,模型边界均采用连杆约束其位移。2-2 剖面的计算网格模型以及开挖
后模型如图 1 所示。
图 1 数值模型网格剖分图
Fig.1 the meshed gridding of numerical model
3.2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围岩力学参数以地质勘察报告提出的岩石力学试验指标为基础,并参考有关规范,类比
其它工程综合取定,参数取值见表 1。
表1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表
Tab 1 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