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电考试经验.doc
2014年注电考试心得
考试的日子如十多年前的高考一模一样,翻来覆去睡不着,夜里躺在床上何止是度日如年,数落着时间每一分每一秒慢慢流失,经过两天两夜的煎熬,考试结束那一刻快要虚脱,有种想哭的冲动,不管考试结果如何,写点东西纪念过去这一年来复习考试的日子。
本人一直从事电力系统行业工作,对电力系统各行业还算比较了解,曾经在设计院、电厂、电网公司工作过,接触的既有10kV的低压配电网,也有±800kV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小至几千千瓦装机,大至上千万千瓦的装机的发电厂接触无数,算是一个真正的发输电从业人员。
考试准备是在2013年五一以后开始的,虽然干的是电力系统这一行,却很少关注这个考试。12年的时候突然发现去年办公室里的同事有好多在报名参加这个考试,我当时也没有在意,只是苦笑一下,感觉大多人不会有毅力坚持这个考试。13年初的时候周围的人多次提及这个考试,再加上一个和我一起上下班的人一直劝说可以试一下,于是决定参与注电考试,五一放假期间买了天津大学的考试用书,看书正真开始是在五月底,那是出差在外两个星期在外面是在无聊,正好带了复习资料,顺便开始复习。考完基础考试完认真想一想,注电的基础考试对专业和非专考试并不算难,240分的考题只要求及格,认真复习一下数学和电路,再结合自己的专长学习另外的部分,复习两个月基本都可以过了。我还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看了数学、电路、物理和化学,结合专业考试的内容,我把复习重点放到了专业基础上,熟练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对于专业考试也是非常重要,后来证明这个选择非常正确。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个考试的艰辛,我制定了五年内通过的目标,从复习开始2013年5月底开始,我就在QQ空间里记录每天的学习和和感悟,考试前发现居然记录了将近五万字,这是对我这一年多学习的最好见证。
先说一下基础考试,复习的时候,力学部分完全放弃。开始复习的时候还是感觉比较茫然,考试完以后再回头看,对于基础考试,搞电力系统的人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数学部分和电路部分认真复习一下,只要不是人品太差,考试的时候基本可以通过,结合后面的专业考试,对于基础里面的短路计算一定要熟练掌握,因为专业考试里面短路计算也是相当重要,短路计算对于搞电力的人是应该掌握的,也是必须掌握的,后面专业考试中的热稳定计算、设备和导线截面选择及校验都用到这部分内容,短路电流计算在基础考试里面也有4~6分的题目,对于一举两得的事情,为何不下足功夫进行复习呢?
我的专业复习开始的比较早,因为考试结束就知道基础过肯定没有问题。13年国庆节过后就考试收集专业考试方面的信息,按照前人的总结先购买了指导书和习题集。复习的第一部分就是短路电流计算,网友普遍反映比较难而我比较熟悉的部分,说实话对这一部分虽然工作中也有接触,电力系统分析中也学习过,但是在看一次手册和做题的过程中,发现对这部分的认识和理解很不够。原先我不知道发电机短路电流计算曲线这一说,在学习过程中聆听了西北院的原总工、一次手册的主编弋东方先生关于短路电流计算的讲解,是我我对短路电流的认识、理解和分析得到全面提升,大师就是大师,听了他的中性点接地和非接地系统的讲解也受益颇丰,也了解了这个在国内、外发展过程。
基础考试相对简单,下面谈谈专业考试,也许只是片面之词,就算作抛砖引玉,能对后面的考友起点作用,不枉我花费功夫写这些文字。
一、??考试需要恒心和毅力
注电考试对于已参加考试的人和准备参加考试的人,都能想象到其包络内容之多,覆盖范围之广,通过考试绝不是凭心血来潮复习一阵子就能过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尤其对于大多数的考友既有工作的压力,也有家庭的负担,参加这个考试确实不易,需要持之以恒。不记得在哪里看到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吾心其信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这句话大半年以来,我一直记在心头,激励我前行,也希望与后来的考友共勉!
复习时间一定要保证,个人情况不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安排。我是早睡早起,元旦以来,坚持每天早起看书两个小时。由于出差较多,有时候在路上就要两三天,怎么利用出差、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呢,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听老师讲课的录音,听群里的讨论,在空间的说说里面记录一下群友讨论、自己看到的知识点。白天上班只能看工作相关的知识,系统手册、继电保护,看一些对知识点有疑惑的文章,这个要感谢单位可以登录中国知网可以免费下载专业文章,充分利用周末的时间,只要不是出差我周末至少一天泡在图书馆学习,有时候带着孩子去,我相信身教比言传更有效果,孩子只有5岁,跟着我也知道经常看书,真是意外收获呀,说道孩子,这大半年陪她玩的时间少了,有点对不住她呀。妻子看到我学习的劲头,说我这么认真,她看电视都有点不好意思。我给妻子说我要重走青春路,大半年来,几乎不上网、不看电视,想想自己都有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