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名解(完整版).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寄生虫名解 黑热病:指由杜氏利曼原虫引起的疾病,可出现发热,脾肝肿大,贫血,流鼻血等症状,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称之为Kala-aver。 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痛、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称为贾第虫病。蓝氏贾第鞭毛虫呈世界性分布,此病旅游者中多见,故又称旅游者腹泻。 配子生殖:雌雄配子体在按蚊胃内适宜条件下发育成雌雄配子,活动的雌雄配子在蚊胃内结合受精,形成圆形的合子,合子很快变为一端较尖,一端较钝圆的能蠕动的动合子。这种从雌雄配子结合受精形成合子,再发育成动合子的过程称配子生殖。 疟疾传播休止期:当外界温度低于15~16℃时,疟原虫不能再蚊体内发育,高于30℃发育迟缓。因此在气温低于15~16℃、高于30℃时,疟疾不能传播,这段时间称为虐疾传播休止期。 红细胞内期: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的时期,是疟原虫的致病阶段。 配子体形成:间日疟原虫经过了几代红内期裂体增殖后,一部分裂殖子进入红细胞不再分裂,发育成雌雄配子体的过程。 虐色素:红内期疟原虫摄入Hb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前者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后者不被利用便成为虐色素。 疟疾发作:(红内期裂殖体发育成熟后胀破红细胞,裂殖子、虐原虫的代谢产物、残余和变性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刺激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寒战、发热、出汗退热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引起的周期性寒热发作称为疟疾发作。典型的发作表现为寒战、发热、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 疟疾再燃:疟疾发作停止后,血内少量残存的疟原虫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进入红细胞发育,引起临床症状发作。 疟疾复发:间日疟初发停止后,血内疟原虫已被清除,而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开始发育,侵入红细胞引起临床症状发作。 疟疾潜伏期:从子孢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前这段时间称潜伏期。它包括子孢子侵入肝细胞,红外期发育成熟所需时间和数代红内期裂体增殖,疟原虫达到一定数量所需时间的总和。 凶险性疟疾:指来势凶猛、病情险恶、病死率高的疟疾。一般多发于疟疾爆发流行期和疟区无免疫力的人群中。多见于恶性疟原虫。分脑型(多见)、高热厥冷型以及肠胃型。 阿米巴运动:在适宜温度下时,虫体外质向外伸出舌状或指状伪足,内质随即涌入,由于伪足不断连续地伸缩,使虫体向前移动,即阿米巴运动。 阿米巴触杀机制: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对宿主组织的粘附、杀伤、溶噬的连锁侵袭过程。是由酶溶、细胞毒、胞噬及协同损伤等构成的综合致病机制。 阿米巴脑膜炎:通过皮肤伤口或黏膜感染的致病性营自生生活的棘阿米巴经血流入脑,引起的脑膜脑炎和肉芽肿型的大脑炎,病程较慢,严重者可致死。 阿米巴肿:肠阿米巴病的慢性期,肠壁溃疡反复发作,结缔组织不断增生,肠壁增厚,在腹部摸上去似有一个包块,故称amoeboma。 阴道的自净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健康妇女的阴道环境,因乳酸杆菌的作用而保持酸性(pH为3.8~4.4),可抑制虫体和其它细菌生长繁殖,称为阴道的自净作用。 滋养体:是原虫具有运动、摄食、生殖能力的生活史期,是多数原虫的基本生活型和主要致病阶段。它以二分裂法繁殖。 动基体:是包括利什曼原虫、锥虫在内的动基体目原虫所共有的形态特征,主要由许多大、小环状DNA组成。 拟染色体:是见于多种阿米巴的不成熟包囊中的一种特殊营养储藏结构,其主要成分是核糖核蛋白体,能被深染,不同的虫种其拟染色体的形状不同。 囊蚴:圆球形,囊内幼虫为后尾蚴,它是吸虫生活史中幼虫的一个阶段。当尾蚴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或附着于水生植物表面时,脱去尾部,分泌成囊物质,形成囊状的幼虫,即囊蚴。 尾蚴:吸虫生活史的一个时期。虫体分体部和尾部两部分。体部有口、腹吸盘及原肠等,尾部单一或分叉或极为短小。 肠相关抗原(GAA):是血吸虫肠道上皮细胞的分泌物,伴随虫体吐出物进入宿主血流,在感染后第4周出现,可能是血吸虫循环抗原的主要成分。 可溶性虫卵抗原(SEA):是血吸虫卵内成熟毛蚴的分泌物,通过卵壳微孔渗出到周围组织,进入血流,在感染后第7周出现。 环卵沉淀实验(COPT):是以血吸虫虫卵为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血清实验。可作为血吸虫病的诊断及疗效判断、流行病学调查、监测疫情的方法。 何博礼现象(Hoeppli phenomenon):血吸虫卵形成的肉芽肿常出现中心坏死,称嗜酸性脓肿。在虫卵周围常常可见到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称何博礼现象。 异位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卵沉积在门脉系统以外的组织、器官形成虫卵肉芽肿引起的损害称异位损害,所患疾病称血吸虫病。常导致肺、脑的损害。 蠕虫:为多细胞动物,体软,无骨骼,可借肌肉伸缩而蠕动。 囊尾蚴:俗称囊虫,是半透明的囊,黄豆大小,直径约为0.5~0.8cm,其中充满囊液,囊壁上有一个向内翻的头节。它是带绦虫的感染期,如猪囊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