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看待生态文明(【荐】.docVIP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看待生态文明(【荐】.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看待生态文明(【荐】.doc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看待生态文明(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域 石莹 何爱平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内容提要】:工业文明中,人类发展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不计自然资本消耗,破坏了生态系统更新与修复能力,割裂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关系,造成人与自然相矛盾、人与人相冲突,经济社会难以持续发展。 而“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反思传统片面的不可持续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及具体行为模式的转变,修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黑色文明”走向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与自然生态协调互动、持续发展的“绿色文明”。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作为中国21世纪发展的指导性原则,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高到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高度。生态文明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当代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其严密的逻辑体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析的视角,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合理可持续地利用自然力,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为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行动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人与自然 自然生产力 生态文明 全面 协调 可持续 问题的提出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文明是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随着农作物的大量人工种植、城市的出现及文字的创造,人类迈入农业文明社会,实现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次飞越。农业文明中人类敬畏自然、适应自然,简单地利用自然得以生存,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物质财富和工业文明,但却以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人与自然相割裂、人与人相冲突。人类社会出现了片面、失调与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工业文明中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片面强调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全然不顾自然界生物生存的权利,造成人与自然地割裂与对抗,导致人与社会的片面发展。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来看,人类过快追求人造资本的增长不计自然资本的消耗,将自然力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为环境自洁能力和生态容量可以随着经济发展无限扩大,造成自然生产力的难以可持续利用。从经济的发展来看,工业文明忽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的,造成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调。20世纪70年代初,能源匮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越发严重,不仅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这些问题迫使人们从更广泛的视角重新认识发展问题,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由180多个国家出席,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人类的共识。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因而对可持续发展问题非常重视。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后不久,中国政府就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具备走上更高级文明形态的优势,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将其作为中国21世纪发展的指导原则,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高到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这是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总揽国内与国际发展形势,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当代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创新。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互动、持续发展的高级文明形态。正如叶谦吉先生所指出的,“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1] 。在此之后,学术界有学者从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视角,强调生态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资本的物质变化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2-4];或是从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视角,认为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中大量生产大量消费造成的生态危机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矛盾关系的超越和扬弃 [5-7];以及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关系视角,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相协调,并取得的物质、精神及制度成果总和 [8-10]。但无论哪个视角都强调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互动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也就是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所在。 生态文明是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巨大变革,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思想观念进行反思,更需要在经济发展方式、社会政治构建等具体

文档评论(0)

wul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