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29卷第 1期 赤峰 学 院学报 (汉 文哲学社会 科 学版 ) Vol_29No.1
2008年 1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 Jan.2008
浅议青海民族民间歌 曲 .
苏 娟
(青海民族学院 艺术系,青海 西宁 810007)
摘 要 青海,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人 口众多,以其广袤、博大、丰富和神奇著称于世。自古以
来这里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是中原汉族文化和西部少数民族交汇的地区。在其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
彩、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歌曲,而各民族民歌风格迥异,在我国民族民间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可
谓我国民族民间歌曲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
关键词 民歌;民族民间歌曲;民族;青海
中图分类号 J6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596(2008)OIA一0147—03
青海,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人 口众多, 少的歌种,也是社火中最受欢迎的节 目,有二人对
以其广袤、博大、丰富和神奇著称于世。自古以来这 唱、齐唱。形式多样,活泼欢快,载歌载舞。多在锣鼓
里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是中原汉族文化和西部少 伴奏中开始,结束时仍由锣鼓烘托气氛。有4乐句和
数民族文化交汇的地区,在其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 上下乐句的两种结构。唱词多是即兴应景式的填词,
富多采、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歌曲,而各 主要内容为庆丰收、保平安等祝福庆贺之词。
民族民歌风格迥异,在我国民族民间歌曲中占有重 3、酒曲。酒曲是猜拳、歌唱和饮酒相结合的一种
要地位,可谓我国民族民间歌曲中独树一帜的艺术 歌唱形式,以五声微调式和羽调式最为多见。酒曲的
奇葩。青海的民族民间歌曲按民族可分为汉族民歌、 曲式结构及旋法、节拍特点都与小调相同,从音乐形
藏族民歌、土族民歌、蒙古族民歌、撒拉族民歌 5种。 式上看同小调无异,只是因其社会功能及使用场合
一 、 汉族 民歌 不同而另列一类 。
青海的汉族民歌主要有小调、秧歌、酒曲、号子、 4、儿歌。儿歌分为儿童 自己唱的和成人模仿儿
习俗歌和儿歌。由于各地区语言和风俗等方面的差 童的思维和心理,以儿童的口气编唱的两种。
异,往往一种曲调有几种不同的名称和唱法,同名异 5、习俗歌。这部分歌是因群众的宗教信仰习俗
调、同调异名的现象较为普遍。 产生的,唱词格律不太规整,五言、七言不等,也有多
1、小调。小调是青海汉族民歌中数量较多的歌 于七言的,有 2句、4句一段的,也有每段6句以上
种,它流传最广,形式规整,词曲相对固定,表现手法 的。因其 内容主要是与宗教有关,所以衬词也相应的
多样,旋律曲折 ,表情细腻,多在群众休闲、娱乐和集 使用了 “阿弥陀佛”硫‘嘛呢叭咪”“无量佛”等。曲调
庆的场合中演唱,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多为 平稳深沉,优美动听,给人以宁静安祥、虔诚祈祷的
分节歌形式 ,歌词以5个句、7字句为主,其它各种 印象。节奏较缓慢,多系2拍子和4拍子,以2乐句
句式也都有所见,又以4句为一段的居多。小调的节 和4乐句为一段的居多,词曲相对较固定 ,以五声微
拍规整,节奏鲜明,变化之中又有统一 ,对比中又有 调式为主,七声宫调式和天五声基础上增加了清角
均衡。小调的旋法变化较多样,旋律线迂回曲折 ,流 音的六声微调式也有所见。
畅而柔美。小调的曲式结构,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对 6、劳动号子。劳动工号子是为紧密配合生产劳
应性的上下句结构,二是起承转合性的4句式结构。 动、协调集体劳动的节奏 ,鼓舞劳动情绪而唱的歌 ,
2、秧歌。秧歌是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中必不可 其 内容因劳动的形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钢铁综合废水浓盐水的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组合方法与系统.pdf VIP
- 《碳中和管理体系 要求》(征求意见稿).pdf
- 医院银行存款管理制度.docx VIP
- 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组合图形面积”单元试卷 .pdf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pptx
- 《工逆向工程与增材制造》课件——17. Geomagic Design X 草图建模方法 .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精).ppt VIP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docx VIP
- 2025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考核理论知识题库40题及参考答案1套.doc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兵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