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八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内涵。
2知道毛泽东等革命先辈的远大抱负及为中华民族做出的杰出贡献,了解红军经受的重重困难及付出的巨大牺牲。学习他们从小立志、严于律己、不怕困难、不断追求等优良品质。
3知道一些革命遗迹,养成尊重历史文化、发扬革命传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好习惯。
4能够与同学一起讲讲革命故事或者开展一些学习、纪念等活动。
教学准备:
1收集整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资料。
2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收集红军歌谣及红军在井冈山生活或战斗的故事,
4准备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及红军长征的故事。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南湖船上的伟大决定
一、伴随歌声,走进历史。
教师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跟着齐唱,让学生伴随歌曲旋律走进那个革命的年代。
二、图片上的故事。
教师投影展示“《共产党宣言》影印本”“中国共产党‘一大’上海会址”“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然后让学生讲述每一幅图片上所反映的故事。教师对学生讲述的故事给予评定。
三、形象比喻,明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在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及队伍发展壮大后,引导学生用形象的比喻和优美贴切的语言表达其成立的意义。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犹如黑暗中亮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等。
四、听故事,品读诗词。
1学生列举“中共一大”代表名单。
2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毛主席青少年时期的故事,或朗诵毛主席诗词,并请听众谈谈从中受到的教育。讲故事、朗诵诗词的学生与听众相互评分,最后评出优胜者。
五、用行动庆祝党的生日。
1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说说“七一”庆祝活动的方式。
2学生制作贺卡,作为送给党的礼物。
第二课时
红星照耀井冈山
一、历史回放
老师向学生直观展现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逐步壮大的情况: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革命活动遇挫后做出正确决策——向农村进军,在农村组建革命队伍,并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二、学习感悟
1分组讨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遇挫后,为什么选择向农村进军?井冈山为什么被人们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2师生交流
组织采取讲故事、朗诵歌谣、问答等形式,介绍自己对红军的了解。
三、感悟红军精神
红军在井冈山总是能以少胜多、以小打大,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感悟红军的精神。
第三课时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请看老红军黄镇的漫画。大致含义为黄镇在艰苦条件下仍然笔耕不辍。用手中的笔表现了红军战士生活战斗的情景。长征途中的风土人情、汹涌的大渡河、只剩下十三根铁索的泸定桥、寒冷的雪山、荒芜的大草地,都是他作画的素材。长征中“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吗?这么恶劣的环境,红军是如何克服的?红军长征胜利了,有什么意义?等等,我们学习完这一课后,就会弄懂上述问题的。
二、感悟体验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的开始
从1930年冬到1931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三次反革命“围剿”。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况,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干净、利落地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反革命“围剿”。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
1933年2月,蒋介石调集军队50万人,分左、中、右三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周恩来和朱德抵制了王明等人的错误指令,采用声东击西,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军的战略战术,于1933年春,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博古、李德等人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命令红军强行进攻,接着是死守广昌,伤亡惨重。广昌失陷后,又分兵把守,结果是节节抵御,节节挨打。一年也没有粉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转移。
2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
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那么遵义会议的具体情况怎样?这次会议后红军原有的被动挨打局面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改变?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的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