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语热
在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和世界俄语年活动期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史铁强教授就北外俄语学院的历史与当下、中国俄语教学研究现状等有关问题接受了俄新网记者吕越峰的专访。
问:史教授,您好!众所周知,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是中国培养俄语人才的重要基地。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贵学院的历史沿革?
史铁强: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是北外历史最悠久的专业,成立于1941年的延安,当时叫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在此基础上于1944年成立了延安外国语学校,杨尚昆曾任校长。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分两路前往解放区:一路到达华北,办起了华北联合大学附属外国语专修学校,另一路远赴东北,成立了哈尔滨外国语学校。1948年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1949年北京解放后,在华北大学二部外文系的基础上办起了北京外国语学校,即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前身。
1949年,就在北京外国语学校成立的当年,又创立了北京俄文专修学校。1956年,北京俄专改为北京俄语学院,1958年并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成为该院的俄语系。
1994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于1995年改名为现在的俄语学院。
问:俄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之一,同时也是联合国5种工作语言之一。您能否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介绍一下中国俄语教学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您本人是如何走上俄语研究道路的?
史铁强:中国俄语教学和研究的历史,与国家的建设以及中俄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果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俄罗斯文馆算起,中国的俄语教学刚好走过了三百年的历程。但真正大规模的俄语人才培养还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
建国之初,大批苏联专家来华援助建设,还有不少留学生远赴苏联学习,对俄语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当时国内相继成立了北京俄专、上海俄专、哈尔滨外专等七所俄文专科学校,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等三十六所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也先后开设了俄语专业。据统计,在1953-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和综合大学俄文系共招生12477人。这是中国俄语教学的第一个高潮。
五十年代末,随着中苏关系的迅速走低,全国俄语教学规模开始收缩,北京俄语学院并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到1959年,经过类似的转、并、停以后,全国7所俄专都已不复存在,俄语专业学生人数逐渐减少,到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俄语专业已经极度萎缩。文革后期至七十年代末,各高校的俄语专业陆续恢复招生,但规模仅限于全国约1千人。这是中国俄语教学的低谷期。
八十年代末,随着中苏关系正常化,俄语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自九十年代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学习俄语的人数迅猛增长,据统计,1999年全国共有40多所高校设有俄语专业,学生人数3千多人。由此形成了中国俄语教学的第二次高潮。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俄语教学的规模也迅速扩大。到2004年,全国开设俄语的高校增至65所,俄语专业学生总数达6千多人。目前全国已有俄语教学点88个,根据报名参加全国俄语四级考试的人数估算,在校生总数已经超过1万人。这是中国俄语教学的一个新高潮。
至于谈到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我是在中苏关系最低谷时期开始接触俄语的,其中还带有一点偶然的因素。1969年,我随父母由沈阳市下放到吉林省榆树县,随即辍学两年多在乡下务农。1973年上了当地的一所高中,而那里开设的唯一外语就是俄语,到1974年毕业时只学了一点点知识,连名词变格都没有学完。但正是这短暂的学习,使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种语言,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高中毕业后,我在建筑工地当过小工,在草场打过草,做过搬运工......但始终在业余时间自学俄语,阅读了当时能够搞到的各种俄语教科书和其它俄语书籍。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我考上了辽宁师范学院外语系俄语专业,从此走上了专门学习和研究俄语的道路,后来又先后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直到成为一名高校俄语教师。
问:2007年不仅是俄罗斯的中国年,同时也是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下令设立的俄语年。您能否介绍一下贵院在这两项活动框架内的一些计划或设想?
史铁强:最近几年,有关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金砖四国飞速发展的话题,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其中以中国和俄罗斯的发展和合作最引人注意。中俄不仅搭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而且在政治和军事互信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两国互相举办国家年就是最好的佐证。随着中俄交往的日益加深与扩大,两国全方位的合作全面展开,对此我院师生深有体会。
今年初,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2007年为世界俄语年。4月4日,在两国政府官员的见证下,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了世界俄语年在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