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名笔历代传.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芝兰名笔历代传.doc

芝兰名笔历代传 记邵芝岩笔庄陈明珠毛笔是我国汉字文化特有的书写工具。它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文化需求应运而生,脱颖而出。 当中世纪西方人还在以鹅毛代笔书写时,我国的毛笔制作已有相当的规模,并已成为“文房四宝”之一。 然而,在远古时代,人类并没有文字,当然也没有笔。人们只有用绳结记事。关于毛笔的来历,在中国各地有种种传说。在浙江大地上,民间流传着伏羲王得笔、赠笔,苍颉获得伏羲王馈赠的神来之笔而造出文字的动人传说。 据说,杭州邵芝岩笔庄的创始人,是在早年受到关于笔的传说的熏陶,因而立下了制笔走天下的宏愿。由于邵芝岩的勤劳与卓识,经过艰苦创业,居然获得成功,毛笔生意做的红火,财源广进,不仅养活了邵氏一门四代,而且香火缭绕140余载。毛笔的销售从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甚至走出国门,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为我国的近现代毛笔史谱写了重要篇章。 办笔庄创业维艰 清代咸丰(公元1851-1861年)晚年,从杭州郊区留下附近走来一位布衣短衫的青年。他身背布袋,走街串巷,叫卖自制的毛笔。那清越、悠长的叫卖声,引动着街坊四邻。小伙子受到了乡亲们的关注,杭城的大街小巷遍及了他的足迹。这位小青年就是后来在杭城开办笔庄的邵芝岩。 邵芝岩为人精明,年轻志大。就在他身背布袋、沿街叫卖之际,不仅留意到普通市民对毛笔的需求,而且勇闯深宅大院,造访文人墨客,聆听士大夫们对毛笔的眷爱与垂青。实践出真知,采风知民情。在他走街串巷、登堂入室之中,通晓了杭城这个七大古都之一的市井、民风、经济、地理等特征。他边积攒着资金,边谋划着发展,一个孕育已久的图谋在腹中躁动着。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年仅18岁的邵芝岩终于在当时杭城的闹市区三元坊,开起了一爿前店后坊的笔庄,取名“粲花室”,即就是后来的“邵芝岩笔庄”。 邵芝岩,从乡间走出来,走向城市从田野里走出来,走向商界从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经济状态下走出来,走向纷复繁杂、竞争激烈的制笔业。 这,在当时也是一种传统习惯挑战的行为,没有远见卓识,没有相当的勇气与毅力,是办不到的。 毛笔虽小,却是五脏具全,规格十分严格。每支笔都必须经过选毛、梳毛、造型、结头、装套、刻子、包装等70余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有其特殊的工艺要求,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能全部都掌握,没有全能师傅。邵芝岩心中自然十分清楚这一点。 对于一个游动于乡间里巷的贩笔人邵芝岩来说,起初必为生计,转而追求盈利,这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但其深谙笔与文人墨客的不解之缘,才能便于推销。在这客观上起到了推动民族手工业、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作用。 然而,就生计而言,制笔业利薄活苦。清末时,笔价虽已不低,小紫毫大洋一角四分四厘,狼毫(大号兰竹)大洋一元三角,纯羊毫(大号京楂)大洋四元一角。但,毕竟购者寥寥,并非人人所需。而当时的经商范围已很广泛,贩盐、贩茶、贩绸等均有上乘,而制笔不仅盈利菲薄,且活计辛苦。夏天不能扇扇子取凉,因为梳毛时,扇扇子将毛吹散;冬不能热水取暖,因为毛入水盆时,必须用凉水;且制笔无机械可资利用,全仗手工工艺,一支支、一道道地去完成,年产千余支,日产不过几十支,无批量生产的可能。邵芝岩真是选择一口苦饭。 偏是这口苦饭,又是处于危机四伏、竞争激烈的处境下,邵芝岩非但没有收兵歇业,反而扩充经营,在杭城闹市选址,开设起一爿前店后坊、拥有十几个把作师傅的笔庄,可谓火中取栗,足以印证了店主人的慧眼独具,远见卓识。 开办笔庄的却是一个大胆的行动。但是开办笔庄与游动贩笔之间的差异,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邵芝岩所始料未及的。 贩笔只是简单的个体劳动,单人独马即可完成,风险亦小。当时邵芝岩年龄小,尚未婚配,一个人饱全家饱,没有负担。从留下到杭州城里,沿街叫卖二、三十里路,全靠徒步,凭着他的聪慧、勤奋,糊口之外,尚有盈余。如果他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完全可以置田盖房,过着安于温饱的生活。而他偏是个不图安逸、不甘平庸、有着强烈拼搏感的雄心勃勃的人,这就促使他立下了扩展笔业、开办笔庄的宏愿。 商海风险,创业维艰。邵芝岩若没有坚定的信念是不可想象的;但他凭者人生感悟,从一开始涉世商海就确立了三条原则“制作精良、管理有序、诚实可信。”如果把它翻译成现代通用语,那就是“懂技术、擅管理、重信誉”。 从邵芝岩的发展轨迹来看,是先重质量,后重营销。在开创之初,邵氏是将重心放在质量上,要求制作上乘,打出品牌。而后,再逐渐将重心转移到营销上,总体来看,他是期望在质量与营销上均达到轰动效应。 邵芝岩纵观杭州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人才荟萃的环境中,笔之需求必然可观,制作了相当数量的高档笔,以迎合士大夫阶层的需求,这实际上是作了极为深刻的市场调查后的经营决策。加之,邵芝岩从一出山就已稔熟了制笔工艺中的每道工序,深深懂得质量是企业之根本,也是企业之命脉,有了质量才有竞争力。他在开业以后竭力推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