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生态功能保护区多样性现状及其主导生态服务功能评价.doc

秦巴生态功能保护区多样性现状及其主导生态服务功能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现状及评价 植被现状 区域植被空间分布 区域植被的繁盛始于第四纪,不仅裸子植物发展良好,被子植物也达到全盛期,组成植被的科属也非常丰富。天然植被在历史时期中保持稳定,到明末清初始有开发利用,但集中在海拔1000m以下,垦殖区也仅达到1000m左右的丘陵和浅山区,中高山地区仍然保持着森林植被的原始状态。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恢复和发展山区经济,但落后的生产手段和人口等政策的失误,对区域的自然植被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1998年国家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区域内的大部分原始森林得以保存,次生植被恢复良好。 根据系统的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植被类型在空间上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以森林为主,可划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各带。 海拔300-1000m与盆地底部植被地区向接,在其丘陵与平坝上多为栽培植被,山地荒坡为柏木林、马尾松林、栓皮栎林和麻栎林以及油桐、棕榈、茶、白蜡树等。沿河谷呈带状分布山地禾草草丛包括五节芒、芒草丛、白茅草丛和黄茅草丛等。 海拔1000-1300(1500)m的山地黄壤地段,保存有小片的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主要由包石栎、青冈、细叶青冈、曼青冈、华木荷、小花木荷、川灰木、多穗石栎组成,其中混有少数香叶树、细柄新木姜、猴樟、小果润楠、宜昌木姜子、毛叶木姜子、桢楠、三尖杉、红桦、枫香、化香、漆树、黑壳楠。灌木以箬叶竹、木竹、短耳方竹为主。在局部的半阳坡酸性山地黄壤上,保存有少量的铁坚杉林和巴山松林,均为单优势种群落。灌木有枹栎、铁仔、映山红、盐肤木。巴山松林有时可分布至海拔1900m。其它地段有的分布着以慈竹、刚竹为主的亚热带竹林,有的以栎类组成的次生落叶阔叶林,其林下种类成分与盆地底部相似,还有马尾松林、杉木林、柏木林,均为常绿阔叶林破坏后的次生林。 海拔1300(1500)-1800(2000)m为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在石灰岩、花岗岩形成的山地黄棕壤上,由青冈、包石栎、小叶青冈、曼青冈、簇叶新木姜、尖叶木姜子、白楠、鹅耳枥、漆树、米心水青冈、台湾水青冈、水青冈组成。落叶树种构成第一层优势,常绿树种常居于乔木的第二层,这充分反映了本地区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局部地区有小片的暖温带针叶林的代表树种组成的油松林,油松占绝对优势,下木以麻栎为主,另有枹栎、映山红、盐肤木、铁仔等。有的地段,油松与阔叶树组成针阔叶混交林,均分布在山地黄棕壤上,也反映了本区过渡带的特征。 海拔1800(2000)m以上为亚高山针叶林带,有以巴山冷杉为主的针叶林,混有铁杉、青杄、红桦等。个别地段以麦吊杉或青杄为主,混有冷杉。下木以箭竹、川鄂箭竹为主,混有少数杜鹃属、花楸属植物。冷林被破坏后,形成箭竹灌丛。局部地区为次生性亚高山草甸,由早熟禾、地榆、糙野青茅、翻白草、白果草莓组成,其中散生有峨眉蔷薇、金丝桃、绣线菊等灌木。下部有华山松林,分布有较多的阔叶树种如漆树、藏刺榛、四照花、白桦、鹅耳枥、多种槭树,为本区重要的木材产地。本垂直带生态幅度很大,其下限在不同地段上海拔高度不一致;在含石砾多的土壤上,乃至岩石裸露的地区都可生长。山脊阳坡还有次生的桦木林和山杨林。 栽培植被所占面积甚少,且多集中在海拔1500m以下。 作为本植被地区的主要特征有几点: (1)作为地带性植被的常绿阔叶林,由耐寒性的壳斗科种类组成。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常绿树种常居于群落乔木层的第二层,即落叶乔木层之下。 (2)在植物种属地理分布上,以华北为分布中心的油松,在此地已成为分布区的南部边缘;巴山松、巴山冷杉是鄂西、川北山地的特殊成分;连香树、水青树、领春木等为我国西部地区特有种类;檫木、鹅掌楸此地也有分布。 (3)由于本区气温较其他各地为低,山地较多,水利条件较差,故水稻较少,以玉米、红苕、马铃薯、小麦、豆类为主。区域植被覆盖现状早熟禾、糙野青茅、翻白草组成 面积(km2) 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阔叶林 101.34 32.49 针阔叶混交林 86.31 27.67 灌丛 29.08 9.32 针叶林 26.39 8.46 草甸 21.28 6.82 区域总面积 311.92 100 生物多样性现状 物种多样性 区域位于川东北边缘,地处嘉陵江上游,地势复杂,海拔跨度较大,气候属太平洋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野生生物资源丰富。 由于东西、南北多种植物区系成分在区域交汇,植物种类十分丰富。通过调查记录和查阅资料,初步统计表明,区域内现有维管束植物179科,904属,近3000种,约占四川维管束植物种数(8541种)的35%。根据国务院1999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区域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

文档评论(0)

lyxb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