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瓦氏雅罗鱼种群分布变化的研究.pdfVIP

黄河流域瓦氏雅罗鱼种群分布变化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河北渔~}2007年第 11期 (总第 167期) o调查分析 黄河流域瓦氏雅罗鱼种群分布变化的研究 李 涛 (黄河水产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56) 摘 要 瓦氏雅罗鱼Leuc/scuswaleckii(Dybowsky)是历史上黄河流域主要经济鱼类,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分 布范围从2O世纪8O年代上千公里河段连续分布演化到现在仅有两个河段点状分布 ;探讨 了种群分布变化产 生的原因,提 出应尽快进行抢救性保护。 关键词 瓦氏雅罗鱼 种群分布 调查 瓦氏雅罗鱼 Leucs/ct~waleckii(Dybowsky),分 头长。眼间距宽而隆起 。鼻孔距 眼前缘 比距吻端 布于我国黑龙江、鸭绿江、黄河流域 。在黄河流域 近。背鳍起点距吻端与距尾鳍基相等或稍近尾鳍 为广泛分布的鱼类品种,资料记载分布于青海贵 基。臀鳍起点位于背鳍基之后。腹鳍起点位于背 德到河南三门峡河段 ,在渭河等重要支流也有分 鳍起点稍前方 ,末端不达肛 门。胸鳍末端可达胸 布 。为此我们对龙羊峡到三门峡之间的黄河干流 腹鳍间距的三分之二处。尾鳍叉形 ,上下叶等长 , 河段 ,进行鱼类资源种群变动调查。 末端较尖。下咽齿细长 ,齿端呈钩状。鳃耙稀疏 , 短小 ,末端稍尖。鳞 中等。大侧线完全 ,前部 向下 1 调查方法 弯曲呈弧形。腹鳍基部有 1片腋鳞。肛 门紧靠臀 1.1 调查点 鳍起点。 选择大于历史分布上下游河段范围作为调查 体背部及体上侧部灰黑色,向下渐淡 。侧线 点,在历史分布产量较多的河段重点调查 。上游 下至腹部渐为银 白色 ,鳞 的边缘为灰色。各鳍为 的龙羊峡、贵德、循化、刘家峡、兰州、靖远、青铜 灰 白色 ,生死期腹鳍和臀鳍为淡桔黄色。雄鱼头 峡、东庄 、府谷、三门峡为调查河段 。 上及胸鳍 内侧有珠星 ,雌鱼无此特征 。 1.2 调查方法 2.2 生活习性 在调查河段进行三层刺网、笼网、流刺网等方 栖息于河道支又静水缓流区域。为中上层鱼 法进行捕捞 ,结合市场收购和走访沿河渔 民的方 类,喜群游水表层 。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等为主 法 。 要饵料,也食水生高等植物 、硅藻 、蓝藻 、绿藻、仔 1.3 调查时间 鱼等。通常 3龄性成熟 ,生殖期为 4月 中旬至 5 2002年至 2006年 。 月,其怀卵量从千粒到十万粒不等。肉味鲜美可 食 ,为经济鱼类。 2 调查结果 2.3 当前分布区域 2.1 瓦氏雅罗鱼分类性状 此鱼 目前仅分布于青铜峡库区,府谷万镇河 瓦氏雅罗鱼隶属于鲤形 目、鲤科 、雅罗鱼亚 段。其 中,在青铜峡库区捕获 13尾。府谷万镇河 科、雅罗鱼属。 段捕获6尾 ,所有鱼类均为成体 ,未捕到仔幼鱼。 体纺锤形 ,侧扁 ,腹圆无皮棱。头稍大 ,侧扁 。 其他河段均未捕到该品种鱼类 。 吻短,背方稍隆起,其长大于眼径。口端位,口裂 3 讨论 倾斜 ,上颌倾斜 ,上颌稍突出于下颌 ,上颌骨向后 伸延至眼前缘下方 。唇薄,无角质硬缘。无须。 3.1 由于河道水利工程建

文档评论(0)

cjl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