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清雅赋蓝白巧染棉布寄乡情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与特色.pdfVIP

古朴清雅赋蓝白巧染棉布寄乡情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与特色.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朴清雅赋蓝白巧染棉布寄乡情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与特色.pdf

文章编号:I(D3—9104{2003)02—0123—02 古朴清雅赋蓝自 巧染棉布寄乡情 ——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与特色 陈先进 (南通职业大学纺织工程系,江苏南通226007) 摘要: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I印染纺织品之一。它的蚊样千姿百态,色彩清新素 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着重论述监印花布作为南通民问艺术之一的历史发展,以及 蓝印花布的I艺特点、题材等方面对蓝印花布的这一艺术语言进行深^的阐释。 关键词:南通蓝印花布;历史;I艺;艺术特色 中圈分类号:TSl90.5;J2 文献标识码:B ofthe the andCharacteristics On History in Cloth Nantong Blue--Printing CHENG Xian—jin 蓝印花布是一种按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制作的手 基础上形成一种用两块雕镂相同图案的花版。制作 工印花布.其制作的历史渊源流长。它朴素大方,曾 方法为:将丝织物夹在其中,在镂空处涂以防染荆,然 广泛流行于我国许多地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江苏 后人染,形成了与直接漏印相反的色地白花的印染 南通地区濒江临海,土质气候特别适宜棉花的种植, 品。宋时期,屡次发布诏令禁止民间使用印花丝织 为著名的棉产区。几百年来此地民问织布盛行,广大 物,这其中当然包括镂空花版印染的丝织物。染缬的 民间艺人就地取材,对棉花进行加工,形成了自纺、自 专用和由皇家监制,限制了镂空版印染的的发展。 染、自织的地方风格。在此基础上,蓝印花布工艺脱 随着七世纪棉花从印度传人,并在全国得以普遍 颖而出,为单色印染,有蓝底白花与白底蓝花两种,其 种植。棉产量迅速提高,用棉织布也广泛流行。到了 纹样生动活泼、独具匠心都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题 南宋.有人将夹缬的方法加以改进,用于棉布印染.印 材.色彩深沉明快,图案朴实典雅,散发着浓厚的中国 制出蓝白花布,名为“药斑布”,据《古今图书集成· 乡土气息,在全国享有盛誉,有“蓝印花布之乡”的称 职分典》载:“药斑布……以布抹灰药而青.候干,去 滑。 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裳幔之 用。”“药”即防染剂,“斑”是防染浆剂印的构成纹样 一、悠久的地区传统 的大小斑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蓝印花布。明 早在秦汉,在织物上印上花纹染色的面料称作 清之际,”药斑布”己普遍流行于民间。 “缬”,据《二仪实录》载“缬,秦汉问始有”,《周礼t 十三世纪松江人黄道婆从海南把棉纺技术传授 考工}己》在记载当时染色工艺状况时也写道“青与白 给江南织农,使手工棉纺织技术在苏皖江浙等地区广 相间也”,在秦汉棉花种植尚未引进之前,人们创造 泛传播,南通也从江南引进织造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