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知识点 2.doc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知识点 2.doc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知识点 一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一、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1、客观条件: ①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向大一统发展; ③民族基础:各民族逐步融合,民族凝聚力加强; ④群众基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人民厌战渴望统一; ⑤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2、主观条件: ①秦国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根本原因); ②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施展雄才大略,广罗人才,谋略正确。 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 施 影 响 政治 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制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 统一度量衡、货币 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 促进文化发展 思想控制,摧残文化 军事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奠定基本疆域 交通 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 促进交通发展 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1)皇帝制度 ????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皇帝独尊: 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2)三公九卿制 职位名称 职权范围 任用标准 历史意义 丞相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贤”“能” 由皇帝任命 是对世卿世禄制度的否定 太尉 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御史大夫 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 (3)地方:郡县制 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官职是世袭的。 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其官职是由皇帝直接任。可以起到强干弱枝,避免国家重新陷于分裂的局面。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①对秦朝的影响: 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②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秦始皇的暴政 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破坏了文化 2、急建长城:伟大建筑,暴政见证(五年,40多万民工) 3、大兴土木:阿房宫、骊山陵(140多万人/年) 4、刑法严酷: 5、赋税沉重: 四、评价秦始皇(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 :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 史实 —— 1、是否有利国家统一;2、是否保持政治安定;3、是否促进经济发展; 4、是否促进文化繁荣;5、是否促进民族融合;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 1、功: ①国家统一: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 ②政治: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③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 ④文化: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 ⑤民族融合: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 2、过: ①暴政: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 ②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二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一、贞观之治 1、概念: 唐太宗在位时期封建政治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文化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2、原因: (1)主观:①吸取隋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②唐太宗的雄才大略,个人作用; (2)客观:①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创造条件; ②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3、表现: (1)制度建设 ①政治上发展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②文化上进一步发展隋代的科举制; ③经济上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2)重用人才 ①选拔人才:唯才是举,不避亲仇(如重用原是太子李建成属官的魏征); 办学科举,广开才路。 ②使用人才:知人善任,各取所长(房玄龄,杜如晦);一视同仁,民族平等; 广开言路,兼听博采;纳谏如流,奖罚分明。 ③爱惜人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待臣以礼,爱护下属。 (3)从谏如流 (4)慎用刑法 (5)轻徭薄赋 (6)力倡节减(7)民族政策 ①平定边疆:平定东突厥,打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平定西突厥。 ②加强管理 ○在东突厥旧地设置羁縻府,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 ○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 ○西南西北很多少数民族首领被册封; ○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③和亲政策: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