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作曲技法上看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pdf
从作曲技法上看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
(师范学院艺术系2000级音乐专业 郑英杰)
(学号:2000126311)
内容提要:1.作者简介—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俄国最伟大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之一,作品有《第二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
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和《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之岛》、《钟》
以及浪漫曲等著名作品。九十年代从事指挥,介绍了许多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
2.介绍这首钢琴协奏曲的由来。
3.对这首钢琴协奏曲进行结构分析。这首协奏曲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
C 小调。2/2 拍。其中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第二乐章是复三部曲式。E 大调,4/4
拍。第三乐章是奏鸣回旋曲式。
4.从和声、复调、配器等创作技法上对三个乐章的主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讲解,并
列举出了谱例。
关 键 词:乐章;钢琴;调式;拍子;呈示、发展、再现;小节;动机;和弦;风格;
主题。
教师点评:该论文从作曲的技法上对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进行了细致的讲
解与分析。在论文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讲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该论文论点明确,条理清晰,
分析细致。对这首具有较高难度的钢琴协奏曲做出了即全面又完整的分析。是一篇优秀的毕
业论文。(指导教师:谷勇 职称:副教授)
引 言
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我在专业老师悉心的、系统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自己不断的努
力,使自己在专业上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对一些作品的演奏与分析,使自己基本掌握
了作曲的理论与技巧。我下面将要分析的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首协奏
曲结构复杂,主题变化多,和声也较丰富,要做一个全面而完整的分析具有较大的难度,因
此我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对结构以及作曲技法等方面的分析。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
讨有关课题,并真诚的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作者及创作背景
以古典音乐名曲作为电影音乐的例子屡见不鲜。譬如,法国电影《再说一次再见》采用
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意大利电影《威尼斯之死》采用马勒第五交响曲的第四乐
章,瑞典电影《虽然短暂但燃烧得很美》采用莫扎特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等等,都
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由于电影里采用了这些乐曲,使一向疏远古典音乐的人们也与之亲近起来,古典音乐也
因之有了更多的听众。但是,像1945 年上演的英国电影《幽会》采用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
钢琴协奏曲那样成功的例子是罕见的。许多观众以为这首乐曲是专为这部电影写的。其实,
它在这部电影问世的40 年前就已经诞生了。
这部《第二钢琴协奏曲》的作者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是上个世纪前半叶俄罗斯最伟大
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之一。
1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俄国钢琴家、作曲家。1873 年4 月2 日出生
在俄国诺夫克拉德省一个富裕的家庭,母亲擅长演奏钢琴,祖父是一位曾经从师于在俄国度
过后半生的约翰·菲德尔(夜曲的创始人)的业余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的体内流动着充沛
的音乐家的血液。曾经就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阿伦斯基。创作中深受柴科夫斯基的影
响,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作品有《第二钢琴协
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
《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和《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之岛》、《钟》以及浪漫曲等著名
作品。九十年代从事指挥,介绍了许多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1818 年经瑞典定居美国后,
创作上充满了不协和与悲剧性,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重要的钢琴演奏家。“向往革命的作曲
家” 拉赫玛尼诺夫出生于富贵家庭,二十岁就一举成名。在音乐史上,像他这样顺利的音
乐家是少见的。但是,拉赫玛尼诺夫在政治上并不是守旧派,同当时的很多俄罗斯知识分子
一样,他对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现实是不满的。
这首因催眠诊疗法而产生的钢琴协奏曲,是二十世纪后发表的同类乐曲中最杰出、最著
名的作品之一。此曲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度取用为电影的配乐,使其更为世人熟知热爱,
曲中那洋溢着的阴沉感人的厌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