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文化视野看阅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军事文化视野看阅兵.doc

高一223班学习资料汇编(四)从军事文化视野看阅兵显示国威军威的传统仪式 提振军心民心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在金戈铁马的古代,还是在信息制胜的当代,由军人组成的直线、方块,军靴踏击地面的铿锵脚步声,战车、战机、战舰的滚滚轰鸣声,最能激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最能展现一个国度的文明水准和军队的能力素质。作为军队风貌最集中体现的阅兵,是世界各国最隆重的庆典,是显示国威军威的传统仪式,是彰显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礼仪,是军事文化的综合集成和重要体现。   1.阅兵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古罗马等国已有阅兵活动。18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广泛普及了阅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军统帅如斯大林、艾森豪威尔、丘吉尔、戴高乐等,都很重视阅兵,经常举行各种盛大的阅兵活动。阅兵的历史在我国更为久远。相传4000多年前,北方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其间,就有类似阅兵的仪式。春秋时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春秋·桓公六年》记载:“秋八月,壬午,大阅。”《毂梁传·桓公六年》:“大阅者何?阅兵车也。”这时期的阅兵以打猎的方式进行,以后发展为定期检阅军队或战车,以及不定期地在战前或战斗间隙进行“观兵”或“观师”。陕西出土的秦陵兵马俑,就很像古代阅兵的阵式。长城上的嘉峪关,也是古战场上一个容纳十几万兵马的阅兵场。到汉代,定期阅兵常与立秋之日“祭兽”一起进行,受阅内容增加了一些打斗动作。至清代,督抚三年一次的阅兵称“大阅”。   2.阅兵折射时代发展的映像。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一向重视阅兵。在革命战争年代,部队出征或重大战役前后,大都举行简便的、不拘一格的阅兵。1931年11月7日,为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在瑞金城北6公里的叶坪村,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第一项程序就是阅兵。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阅兵是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到1959年国庆10周年,共举行阅兵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5年一小庆、10年一大庆,逢大庆阅兵。后来,由于“文革”的影响及其他原因,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军队内部的阅兵也被当作“形式主义”取消了。1981年,中央军委决定恢复军队内部的阅兵,1984年举行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阅兵。1999年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国庆3.?阅兵是军事文化要素的综合集成。任何一种仪式,如果追根溯源,都有其最初的具体用途和实用价值。阅兵孕育于氏族时代的图腾仪式之中。当部落战争爆发时,出猎前后的图腾仪式就很自然地发展成为战争前后的阅兵。阅兵具有消除恐惧、提升信心、祈求神灵保护的功能。阅兵还用于检查和促进军队进行战争准备。出征前,军队统帅、将领为了检查部队战备情况、精神士气状态、军容纪律等态势,为了清点人员、装备,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往往通过阅兵达成“知己”的目的。如著名的周武王孟津观兵,其目的就是观察各诸侯是否归附于他、伐商时机是否成熟。西周以“大鬼“的形式作为训练部队的一种法定制度,每三年一次,“大鬼”指的就是大阅兵。它往往在农闲时以冬季狩猎的方式进行。秦汉时期,军事训练的成效如何,必须经过检阅并形成制度。阅兵分为京师、郡国两级,每年一次,通常安排在秋季。据《明太祖实录》和《明通鉴》记载,朱元璋检验部队训练常常采用阅兵的方法。他一面遣将领赴各地督导练兵、校阅,一面在京师轮番调集京师部队进行检阅。? 4.?阅兵是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阅兵场面及其影响不再局限于现场,电台、报纸、电视等媒体可以迅速将其传播到遥远而广袤的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如同身临其境,受其强烈感染,为其心理震撼。阅兵的宣传、威慑、观赏等新功能逐步上升,原有的实用功能则逐渐减弱。阅兵演变成为迎接重要来宾的隆重礼仪、欢庆重大胜利和重要节日的重头节目,成为展示军队建设成就、展现全民团结稳定、宣示坚强决心、鼓舞民心士气、威慑对手、赢得国际舆论的宣传手段,也成为人们欣赏军旅阳刚之美的重要窗口和标志性节目。现代阅兵俨然成了一种重要的军事文化现象,是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阅兵最直观、最基本的功能是展现。阅兵,可以充分展现一个国家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展现国威军威。人们从阅兵部队的着装、武器装备和言行举止中,可以看出这支军队人员的素质能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作风纪律的状况、军官的指挥管理水平、三军联合作战的能力、军队的精神面貌以及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军政关系的融洽程度等。6.?阅兵的“中国特色”。古今中外的阅兵典礼,受检阅的官兵或高呼“万岁”,或高呼“胜利”,从恺撒到拿破仑,从沙皇到凯瑟琳,从华盛顿到罗斯福,几乎千篇一律。而我军阅兵式,阅兵首长总要亲切地问候:“同志们好!”接着是山呼海啸般地回答:“首长好!”阅兵首长又慰问道:“

文档评论(0)

cns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