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吸费陷阱.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手机吸费陷阱.doc

关于手机“吸费”陷阱 目前,许多山寨手机都内置了后门程序,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私自扣除用户的话费--这叫做“手机吸费”陷阱。受利益驱使,手机内置吸费陷阱的背后是一个包括手机厂商、方案设计公司、SP在内的产业链。吸费手机是如何吸费的,消费者又该如何避免“被吸”? “我前天刚给手机充了100元话费,今天怎么就欠费了。是不是有电视里说的手机后门?你们能不能给我关掉?”近日,记者在移动某营业厅办理业务时,遇见一位用户正焦急地向客服人员询问。据客服人员说,央视3·15晚会后,很多手机用户都来营业厅询问有关手机后门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解决。 这次来询问的王先生就是内置自动程序的受害者,拿着客服人员打出的话费详单,王先生吃了一惊——在不到48小时的时间里,这部型号为E2766的金鹏手机数次拨打了某开头的电话,每次通话时间都在数分钟以上。“我这部手机很少打电话,平时都放在家里,还设置了自动锁屏,怎么可能是我自己拨打的?”王先生愤怒地说。对此,客服人员也很无奈:“这些用户的手机多数都是山寨机,其中很多的SP业务我们也没法直接退订,只能请他们去询问手机厂商。”该客服人员指出,目前,很多山寨手机的收费程序都是内置在菜单里的,即使当时取消了该业务,后门程序还会自动拨打电话和发送短信再次订阅,运营商很难控制。 而事实上,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厂商,都不是这一吸费链条的唯一节点,在这一灰色的产业链之后,隐藏着许多从未出现在用户视线中的“黑衣人”。究竟是谁动了用户的手机话费?消费者又该如何应对? 山寨机吸费凶猛 央视3·15晚会的曝光,使很多原便手机话费“丢失”现象不太在意的消费者提高了警惕。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北京公主坟某手机大卖场地下一层的“山寨机专区”聚集了许多要求删除手机内置后门的用户。“我的手机里有很多诸如游戏、算命、音乐、视频点播之类的程序,只要不小心碰到这些程序,手机就会自动发送短信息出去订阅各类收费项目,然后被自动扣信息费2元/次。最可怕的是这些程序一旦触发就无法关闭,在键盘锁定的情况下也照发不误,即使当时把电池拿出来,再次启动时还是会出现扣费成甫的确认短信。”一位在柜台要求换机的用户说,这部手机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扣掉了自己200多元的话费,当时打电话给深圳的厂家,客服人员解释说是由于用户误操作引起的,厂商不负责,现在才明白,其实是内置的后门程序惹得祸。 “这样的手机我们是无法退换的。”该柜台老板张先生也很无奈,“内置后门程序不属于‘三包’政策所述的质量问题范畴,厂商不提供退换货服务。而且就算换了,其他手机里也都内置有差不多的服务,这家不扣那家扣,照样损失话费。”为了向用户证明,张先生展示了自己的手机,“现在大部分山寨机都有后门,山寨机卖得那么便宜,一部才能赚几块钱,厂商肯定要用其他的方法赚钱。譬如我用的这款普莱达D1688就经常自动联网,开通梦网业务扣费。现在为了安全我已经在营业厅把所有梦网业务都关闭了,你也可以试试。”张先生说,这些会自动返回扣费信息的手机一般都是较早的产品,至少用户还能了解扣费情况,现在很多无良厂商为了敛财,内置的扣费后门根本不会反馈给用户信息,因为很多用户都没有去营业厅打印详单的习惯,往往被扣了费还不知情。 类似于金鹏、普莱达、大显、中天等明显的山寨机,用户在购买时还能小心提防,然而另一种“高仿”山寨机,则令人防不胜防。在手机卖场,记者还碰到了一位在NOKIA柜台因为手机内置收费后门要求换机的用户,而柜台人员在仔细鉴定后,发现这根本不是NOKIA品牌产品,而是一款叫做NOKLA N97的高仿山寨机,而这款外观与NOKIA N97极其相似的手机在应用程序界面下内置了一个十分不显眼的“电子书”选项,一旦用户出于好奇点击此选项,就会启动内置的收费后门,开始扣费。 随后,记者联系了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相关人员,该人员告诉记者,在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的手机投诉分类中,很多都是关于手机吸费的投诉,但由于目前没有相应的处理规定,很多山寨手机厂商都对此不予理会。少数厂商虽然联系用户解决,多数的做法也都是要求用户将手机寄回厂家检测,或将扣费现象解释为“用户操作不当”,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山寨手机吸费问题。 工信部昨日发布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手机内置软件收费陷阱问题的处理结果,夏新、UT斯达康、天时达等手机厂商已被责令限期整改。 记者从工信部官网了解到,此次被曝光的内置吸费陷阱的手机型号共5款,分别为夏新μ320(夏新)、 UT 637(UT斯达康)、TS 618(天时达)、CBT-V1600(中宝移动)、COMOO K688(港利通)。工信部已责令这些厂商限期整改,并且停止这些手机的销售,妥善处理已售出手机。 据了解,这些手机中都内置了一些不明业务,只要用户点击菜单,就会自动发送短信。几秒钟后,用户会收到一条业务使用“确认”短信,而在

文档评论(0)

cns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