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 文 题 目:
论徐志摩的诗
学 生 陆爱东
学 号 0822010323001
专 业 汉语言文学教育
层 次 专升本
通讯地址 广西省大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邮政编码 530800
指导教师 梅胜利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学生姓名 陆爱东 学号 0822010323001 入学年级 08秋 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育 所属学习中心
名称 广西大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中心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论徐志摩的诗 指导教师意见:
评分: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评审意见:
评审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备
注
目 录
摘要……………………………………………………………………………………4
绪论……………………………………………………………………………………4
一、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思想…………………………………………………………4
二、徐志摩的诗歌内容………………………………………………………………5
对理想的追求…………………………………………………………………5
对爱情的赞美…………………………………………………………………6
对现实的不满…………………………………………………………………7
三、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8
结论……………………………………………………………………………………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论徐志摩的诗
摘 要
徐志摩一生在诗艺探索上是个有心人,在创作中不断地创格、创新,追求诗美。他熔铸中国古典诗词、散曲、民歌的精华,兼取欧洲浪漫派诗人的风格样式,积极、认真地在现代白话格律诗的原野上耕耘。本文简要分析了徐志摩的创作思想,然后具体阐述了徐志摩诗歌的内容、随后针对上述内容和创作思想举例探析了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本文认为,徐志摩的诗歌内容丰富,有对爱情的歌唱,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不满。在创作思想上,徐志摩是一个主张以作品表现自己“性灵”的诗人,大部分“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代表了他诗作的主体。尤其是在艺术土,徐志摩是中国新诗史上屈指可数的用自己的艺术征服了读者的诗人,他的诗独成一家,对新诗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创作思想,“性灵”,诗歌内容,艺术美
绪论
徐志摩(1896一1931年)出身于一个商贾富豪之家。1918年赴美留学,学习历史与经济。1920年赴英国伦敦,入剑桥大学学哲学。剑桥大学浓厚的文化气氛和康河恬静旖旎的风光以及十九世纪初英国浪漫派的诗风,激发了他如“山洪暴发”般的诗情,由此,一跃而蜚声诗坛。徐志摩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胡适、郁达夫等称赞他是“一团火,一阵风,一首诗”。 [1]他热情洋溢,情感丰富,才思敏捷,诗质很高。只因生命的短暂,他的创作生涯过早地结束了。然而在仅十年的时间里,却出版了四部诗集:《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1932)。
一、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思想
徐志摩是一个主张以作品表现自己“性灵”的诗人,大部分“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代表了他诗作的主体。他说:“我要的是筋骨里进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真纯的思想。”《在迎上前去》,《我所知道的康桥》等文中,他谈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院的生活培育了他的“性灵”:“可怜志摩失其性灵者二十余年矣!天不忍志摩以庸暗终其身也,幸得腾翩北游,灌羽青云”;“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当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他认为表现这种真性灵的文学才是好的文学。以徐志摩的“性灵”说而论,它是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思想在艺术理论上的一种体现。[2]他认为世上的一切全是个性的表现,“真正伟大的消息都蕴伏在万事万物的本体里”。由此,他得出必须尊重个性的结论:“不能在我生命里实现人之所以为人,我对不起自己;在为人的生活里不能实现我之所以为我,我对不起生命。”这正是他的“性灵”说的思想基础。这种性灵说,具有冲击封建文艺思想和促进艺术个性发展的进步作用。
徐志摩的诗,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