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之生产与栽培-.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菊花之生产与栽培-.ppt

菊花之生產與栽培- standard type 概述 歷史 產業現況 菊科性狀 菊花之分類 生長及開花習性 概述 學名 Dendranthema×grandiflorum (Ramat) Kitamura 英名 Florist’s chrysanthemum、mum 分類 菊科(Compositae) 菊亞屬(subfam. Carduoideae) 菊屬(Dendranthema) 學名演變 早期學名為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現更改為Dendranthema×grandiflorum (Ramat) Kitamura 概述 菊花傳至歐洲定學名時,實際上已經是數個野生種雜交而成之個體,至於是何種野生種已不能定論。 目前之菊花係由日本與中國多種野生菊雜交而成,可能包括D. indicum、D. joponense、D. makinoi及D. ornatum。 概述 菊屬在世界上約100-200種。 主要分佈於北半球之歐洲及亞洲大陸,少部分分佈南非。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少部分屬灌木形態。 概述 歷史 原產中國,四世紀以藥材為目的由中國傳入日本。 1688年由日本傳入荷蘭。 1798年P. L. Blancard將菊花由中國傳入法國而決定現在之學名。 隨後傳至英國,1846年英國RHS的Plant hunter -Robert Fortune從中國送1品種回英國後,1861年再由日本收集多種大花品種回英國,成為目前歐洲品種之主要來源。 歷史 18世紀末由歐洲傳至美國,19世紀美國由日本引進品種。 至19世紀中葉,美國溫室之菊花開始產業化。 1920年Garner及Allard發現植物具有感應光週期的特性,利用光週感應性控制開花而能週年生長。 1930年大致可行週年生產,1940年確立現代周年菊花之生產模式。 菊花產業現況 菊花之性狀 葉片 有深缺刻 無托葉 互生 花 頭狀花序 外圍舌狀花(ray florets) 、內圍管狀花(disk florets )。 舌狀花只具雌蕊,管狀花為完全花。 子房下位。 合瓣花冠(花冠基部相連)。 小花特徵 菊花之重要性 依不同光週期可週年生產 可產期調節 吸水性好 切花壽命長 耐貯運 花色多 適應性強且易栽培 花形繁多 可做盆花及花壇植物 生長及開花習性 生長及開花習性 1.菊花切花品種光飽和點在15-20K Lux,當光度超過60-70K Lux容易使切花著色不良,莖粗不均或木質化。 2.夏季設施內需加設40-50%遮光網,冬季以20-30%遮光網較理想。 3.多數品種之生長室溫在10-30℃。要引起菊花開花之夜溫為15-25℃。若夜溫低於15℃(寒流)則無法分化。 生長及開花習性 4.菊花屬絕對性短日植物。連續短日3天,即引起花芽分化。 5.引起秋菊花芽分化之限界日長為12-13小時,日照時數越短越容易花芽分化,通常在9-12小時可引起花芽分化。 6.生長最低營養所需日照為5小時,日長小於5小時無法開花。 生長及開花習性 7.菊花經多年育種選拔之結果,雖已週年都有開花品種,但仍舊以秋冬開花為主,俗稱秋菊。 8.短日週數之觀念。 9.花芽分化由內向外分化,分化至花器內部的短日要越短。 10.花瓣著色後才可接受長日環境。 菊花之園藝分類法 依花朵形狀分類 厚物、管物、廣物、江戶菊、差峨菊、中朵菊、小菊。 依用途分類 切花用(單朵大花、多花型)、盆花用、花壇用。 依自然開花期分為 日本分類法 川田氏(1988) 秋菊、寒菊、夏菊、夏秋菊 岡田氏 在1957年,分為秋菊、寒菊、夏菊、8月菊、9月菊和岡山平和型。 美國分類法 川田氏分類法 岡田氏分類法 歐美分類法 溫度(夜溫)對花芽創始及發育分為三型:美國Cathey(1954) Thermozero(感溫零型) 在10-27℃下,不受溫度高低而影響花芽分化與發育者。 Thermopositive(感溫正型) 低溫會抑制開花的品種群。要順利花芽分化,需16℃以上夜溫,高溫會促進發育。 Thermonegative(感溫負型) 在16℃以下夜溫才能花芽分化與發育。 早生品種 短日6-8週 中生品種 短日9-11週 晚生品種 短日12-15週 種苗生產 育種 種子繁殖 商業栽培 無性繁殖(頂芽扦插) 方法簡便、短時間生產大量種苗、保有原始特性。 扦插方法 發根能力以嫩莖最容易。 以手指輕易折斷5-7公分頂稍,約具4-6片葉,莖粗0.3公分以上者最佳。 過短插穗亦能發根,但操作不便。 適齡插穗仍須將其採下,裝於塑膠袋內,貯存於0℃可保存4-6週。 種苗生產 影響發根之條件 1.採穗母株 營養生長室溫在15-25℃。 台灣夏季需用50%黑色遮蔭網,以保持頂梢柔嫩度。 避免快速老化。 2.良好扦插介質 具備

文档评论(0)

shengy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