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 氓.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经两首 氓.ppt

结构图: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第三章:婚后教训: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第四章:婚后悲剧根源:男子移情别恋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经营婚姻 1、给彼此足够的空间。许多婚姻在束缚与反束缚中走向灭亡,应该先给彼此空间,在婚外保持正常的朋友圈子,不要将婚姻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 2、提升自己的吸引力。 每个人就像一本书,再好的书,读第一遍时的激动、新鲜和悬念在以后读时都会淡化,自己要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使人常读常新。 3、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过高的期待会与现实形成反差,造成双方的压力。配偶不一定是你结识的异性中最好的最优秀的,但可能是最适合你的。 4、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关心体贴,有奉献精神,不要挑剔对方,在对方需要时给予精神支持。 5、忍一时风平浪静。 两个人吵架,谁都不是赢家,如果还想在一起,就不要在相互伤害,要知道夫妻间的相互伤害不是三言两语能挽回的。 一词多义 体无咎言 言既遂矣 静言思之 言笑宴宴 载笑载言 其叶沃若 咥其笑矣 不思其反 助词,没有实义。 言:说 它的,代第三人称 他们,代第三人称 你,代第二人称 以 秋以为期 以望复关 以尔车来 介词,把 连词,来 介词,用 古今异义: 至于顿丘 三岁食贫 秋以为期 总角之宴 古:到,到达。 今: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 古:多年 今:三岁的年龄 古:两个词,把……当作 今:一个词,认为 古:快乐 今:宴会 比兴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斑鸠贪食桑葚喻女子沉溺于爱情 关雎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贺敬之《回延安》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通过先言之物(无关的或有关的)的特征而产生某种感受与联想,再延伸到所要吟咏的主要对象。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赋) (赋) (比、兴) (比、兴) (赋) (赋、比、兴)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激发联想,增强意蕴,形象鲜明。 桑未落: ①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 ②比喻男子的钟情 ③比喻恋爱及新婚的甜美 桑之落: ①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 ②比喻男子的始乱终弃 ③比喻爱情的消逝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氓》的情节和主题。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诗经》的艺术特色以写实为主,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诗经》的编排分类 《诗经》的“风” ,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内容以颂扬为主。 《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艺术特点以写实为主,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即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赋”即直接铺陈叙述,详加描述;“比”即比喻;“兴”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