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恨歌 ppt.ppt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偶然间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这段悲剧故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但在读者心中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 杨贵妃入宫的史诗 16岁 → 寿王妃 21岁→ 见玄宗 为女道士 27岁 → 册为贵妃 龙池(李商隐) 龙池赐酒敞云屏 , 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 , 薛王沉醉寿王醒 。 概述内容: 玉环进宫,隆基宠爱:汉皇重色思倾国……不重生男重生女 逃难途中,玉环被杀:骊宫高处入青云……不见玉颜空死处 乱后回京,痛思玉环: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临邛道士鸿都客……梨花一枝春带雨 玉环送钗,天人永隔:含情凝睇谢君王……此恨绵绵无绝期 表现杨贵妃貌美的句子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动作描写,对比手法 “梨花一枝春带雨” -----写出她的凄美、哀怨 清平调三首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宠爱的句子: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杨家显贵 三姐妹→国夫人 哥哥→殿中少监 父亲→齐国公 母亲→凉国夫人 堂哥杨国忠→右丞相 京城歌谣 “生女勿酸悲 生男勿喜欢” “男不封侯女作妃 看女却为门上楣” 马嵬兵变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范阳,六郡附之。次年长安失守,玄宗率1300人和24名宫女出逃,大将陈元礼护驾。西行至马嵬驿,将士们怨恨杨氏兄妹不肯前进,诬说杨国忠通敌谋反而杀之 ,陈又对皇帝说“既然杨国忠通敌 ,杨贵妃也不宜留下”。李隆基无可奈何,用白绫让其自缢。时38岁,已追随皇帝17年 。 总结长恨之原因: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艺术手法 兼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 入蜀(实) 重色 --------- 长恨 回宫(实) (原因) 仙界(虚) 叙事 写景 抒情相结合(借景抒情) 语言 比喻 对仗 连环顶针 概括主题 1.讽喻说。 讽刺唐玄宗荒淫误国最终自食苦果。 2.爱情说。 将唐玄宗当一个凡人来写,歌颂两人对爱情的专一。 3.双重主题说。 既有讽刺,也有同情。整首诗始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 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品味语言,鉴赏诗歌艺术手法 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 学习目标: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解题: 长恨歌 谁恨? 恨什么? 为什么恨? 怎么表现恨? 这三首诗第一首以牡丹比贵妃,歌咏她的美艳;第二首 运用典故,以带露之花比贵妃得宠;第三首兼咏贵妃和牡 丹。这组诗构思精巧,咏花咏人,紧密结合。 谁恨: 恨什么: 唐玄宗和杨贵妃 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 1.“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至“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皇之重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