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pdf

维普资讯 矿 床 地 质 20ill MINERALDEPOSITS 第20卷 第3期 文章编号:0258—7106 2【001】03—023409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江思宏 杨岳清 聂凤军 张建华 刘 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李福喜 贾林柱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呼和浩特 010020) 提 要 束拉扎嘎盘矿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新元古界地层中首次找到的大型金矿床,其独特的产出地质背景和 矿床规模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学界的关注。文章对该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了综述,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 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总结,对矿床的形成过程及其成因进行了较为深^的探讨,并与国内外典型浅变质碎屑 岩型盘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束拉扎嘎盘矿的容矿围岩为中元古界束拉扎嘎毛道组浅变质碎屑岩,但 是矿区内外大量产出的海西期侵^岩和金矿的主成矿年龄[(275±6)Ma]等证据表明,束拉扎嘎金矿的形成与海西 晚期的构造 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金矿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早期金在中元古代海盆地中预富集.之 后,晚期地层中的盘在岩浆热液作用下再次富集成矿。因此,束拉扎嘎金矿床属于沉积一改造型中温热液盘矿床。 关键词 金矿 矿源层 岩浆活动 矿床成囡 朱拉扎嘎 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 :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朱拉扎嘎金矿是在华北地台北缘中新元古界中 矿还是一块空 白。 首次找到的大型金矿,它位于 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 国外这种类型的金矿床也分布广泛,并且具有 旗,距巴彦浩特镇西北约220km处。矿体产于中元 重要的经济价值。如澳大利亚的泰尔弗 (Teller)金 古界浅变质碎屑岩中,初步的山地工程揭露表明,矿 矿床 (110t,超大型),俄罗斯的宗毫巴金矿床(600t, 床的金储量约为33 ,远景储量大于50t。 超大型)、干谷金矿床 (约 1300t)、苏维埃 (Soviet— 朱拉扎嘎金矿的发现是我国华北地台北缘中新 skoe)和奥林匹亚德金矿床(均大于 100t)o等。 元古界找金工作的重大突破。众所周知,我国的中 就中新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来看 ,其重 新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分布广泛,主要出露于内蒙 要性虽然不如太古宙绿岩型金矿重要,但 由于其矿 古一东北地区、华北一塔里木地区、秦巴一大别地区 床规模较大,易采易选,因此亦受到了国内外的矿床 以及华南地区(马启波等,1994),与其有关的金矿床 地质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国外学者对拉契兰 (Lach— 主要分布在河南的桐柏一大别、江南古陆、粤西的云 land)和麦格玛 (Meguma)褶皱带上的浅变质碎屑岩 开隆起等成矿带内(罗镇宽,1995),典型矿床有银 型金矿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 洞坡 (罗镇宽等,1993;陈殿凯等,1984),沃溪、漠 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Kontaketal,1997;Coxetal, 滨、黄金洞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991;Ramsayetal,1998;Fosteretal,1998) 国内 1996)、金山(朱恺军等,1991;季峻峰等,1994),河台 学者对我国南方的中新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 (陆建军,1993;王鹤年等,1989)、清远新洲 (涂绍雄 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机理及其成矿 等,1990)等大型、超大型金(银)矿床,而华北地台北 模式等进行了非常系统、深入的研究,获得了一大批 缘在朱拉扎嘎大型金矿发现以前,其中新元古界金 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 (陈殿凯等,1984;中国人 本文得到国土资源部定向基金科研项 目“内蒙古朱拉扎嘎盒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勘查标志研究 “的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江思宏,男,1968年生,在职博士研究生,助研.主要从事贵盒属矿床地质学、同位素地质学研究。 收稿 日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