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青x年学者未来计划.doc

山东大学(威海)青x年学者未来计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大学(威海)青x年学者未来计划.doc

山东大学(威海)青年学者未来计划 申报书 所在单位 法学院 申 请 人 焦宝乾 填表日期 2015 年 7 月 21 日 山东大学(威海)人事处制 填 写 说 明 1.申报书内容要逐项填写,实际内容不发生的,请注明“无”。有字数限制的,应严格控制在限定字数以内。 2.申请人应客观、如实填写申报材料,所在单位应严格把关,对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查。 3.“研究领域”请填写所在研究方向的关键词,至多填写三项。 4.项目“经费来源”请填写项目的具体性质,如“美国NIH基金项目”、“863项目子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 5.表中涉及时间的,一律按“2013.09”格式填写。 6.本申报书一式一份,用A4纸双面打印,按左侧装订线装订。 一、申请人基本情况 姓 名 焦宝乾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6.01 最高学历 博研 最高学位 博士 专业技术 职 务 教授 所在二级 学 科 法学理论 研究领域 法律方法论 法律论证理论 教育经历(从大学起填写) 起止年月 学位 毕业院校 专业 1993. 9—1997.06 1997.09—2000.06 2002.09—2005.06 学士硕士博士 河南大学法学院苏州大学法学院山东大学法学院法学法学理论法学理论 工作 经历 (含海外研修情况) 起止年月 就职单位 从事工作及职位 2005.112007.12 2000.09至今 吉林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博士后研究教师 其它 国际国内学术组织兼职、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重要报告等情况: 所在学术团队情况 山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法律方法论研究中心 近年来,法律方法论研究中心已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项目等20余项,获得项目资金100多万元;每年发表法律方法论方面的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4部,已成为我国法学界广受关注的一支学术力量。该中心迄今已发展成为全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最重要基地之一,研究水平领先。 是否入选国家、省部级人才支持计划 : □ 是 □ (否 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名称: 入选时间: 年 月 二、教学及人才培养情况(近五年) 教育教学情况简介(限500字,包括主要授课课程、授课对象以及指导研究生等情况) 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思想端正。曾给本科生讲授法理学、法律方法论、法学名著选读、新生认知等课程,给研究生开设法律方法、专业英语等课程。近年来,还主持学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法律传播学。多次给本科生、研究生做讲座,指导学生个人及社团活动。教学业务精湛,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 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在《中国大学教学》等刊物发表教研论文多篇,参与《法理学》等教材编写,主持本科教改项目“法律方法论课程及教材建设研究”、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法律方法论教学与学位论文写作指导之研究”等。 教学效果显著,讲授内容新颖、前沿,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广大学生好评。2011、2012、2013连续三年获评法学院本科毕业生“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2011年12月,被评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第二届优秀研究生导师2012、2015年被研究生评为”我最喜欢的导师”,为法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作为法理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至今共指导了8届4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4名。在指导论文中一丝不苟,态度严谨,令人称道。在所指导研究生中,已有多篇毕业论文获得优秀,另外,有多名研究生获得各类奖学金。 三、主要研究成绩及代表性成果(填写近五年情况) (一)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字数限本页) 学术成绩及创新点 1、对法律论证理论做了开创性、基础性和系统性的研究。 本人在国内较早对法律论证这一法律方法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已在《法学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在此基础上,推出个人专著《法律论证导论》、《法律论证:思维与方法》。这些作品较为全面研究了法律论证领域的核心问题,作者由此成为我国法律论证理论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学者。 2、对中国法律方法论年度研究报告的整理与撰写。 自2005年至今,本人对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情况进行年度总结、评论,形成“中国法律方法论年度研究报告”,这方面作品已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该研究报告已成为山东大学在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学术品牌。 3、在法律修辞学研究。 本人近年来转向法律修辞学研究,于2012年率先在国内推出此领域第一部著作《法律修辞学导论》,已在《中国法学》等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