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鹤楼〉〈钱塘湖春行_〉课件.ppt
▲孟浩然的《鹦鹅洲送王九之江左》,就是一首写站在黄鹤楼上遥望鹦鹅洲景色的诗。 ▲杜牧写黄鹤楼一诗的最后两句是:“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这是诗人为送友人去夏口(今武昌)而作的。他提醒友人到了夏口登临黄鹤楼,面对满江春水畅饮时,别忘了他这位旧友。 诗词中的黄鹤楼 ▲唐开元九年(721年),状元王维在他的《送康太守》一诗中最早直接出现了黄鹤楼3字。“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黄鹤楼》图片欣赏 上倚河汉 下临江流 《黄鹤楼》图片欣赏 《黄鹤楼》图片欣赏 《黄鹤楼》图片欣赏 《黄鹤楼》图片欣赏 黄鹤楼只是中华建筑璀璨明珠中的一颗,和它齐名的还有位于湖南省北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岳阳的岳阳楼、位于江西南昌赣江之滨的腾王阁以及位于山东烟台的蓬莱阁,请大家在课后利用各种媒介去了解和这些建筑相关的文化知识,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岳阳楼 腾王阁 蓬莱阁 岳阳楼 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下。 腾王阁 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的《腾王阁序》而著名。 蓬莱阁 蓬莱阁景区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素有“人间仙境”之称,传说蓬莱、方丈、瀛州是海中的三座仙山为神仙居住之所,亦是秦始皇东寻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之地。广为流传的“八仙过海”神话传说,便源于此。 钱 塘 湖 春 行 白居易 作者简介 课文朗读 内容分析 诗歌常识 课外延伸 布置作业 1 2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孤山寺北贾亭西 这句点明诗人春游地点: 从孤山寺、贾亭一带出发的 水面初平云脚低 这句诗人的视角: 远望湖面,写出春天湖面的特点。 首 联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颈联 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勃勃生机。 花的品种多、数量多 春花怕鲜艳美丽 尾 联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充分表达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的迷恋 找出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的词语: 初平: 说明秋冬水落,春雨使湖水刚刚涨平。 早莺、新燕: 说明春季刚刚来临,最早出现的黄莺在争抢暖树,刚从北方飞来的燕子在衔泥筑巢。 渐欲: 说明野花逐渐开放,还不到姹紫嫣红开遍大地的时候。 浅草: 说明春草初生,仅能遮没马蹄而已。 内容总结: 全诗以“ ”字为线索,从 起,至 终。以“ ”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 之情。 行 孤山寺 白沙堤 春 喜悦 主旨 通过“水面”、“云脚”、“早莺”、“浅草”、“杨阴”,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画面,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和对西湖的热爱之情。 两句中的短语结构和词性要相同,互相成对,像古代的仪仗队一样,两两相对。 对仗要求: 想一想? 文中哪几联诗句使用了对仗?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试一试: 你能背诵一首描写春(夏、秋或冬)的绝句或律诗吗? 崔颢 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飘然离去。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在金陵凤凰台时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还有《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 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 楼运盛 ”之说。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