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土派”学术思想初探.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论文集 食不节,及劳役所伤……朝饥暮饱,起居不时, 李东垣十分重视顺应四时升降浮沉,并特 寒温失所,动经三两月,胃气亏乏久矣。”再次,、 在《脾胃论》中作图以说明,他说:“饮食入胃, 其垣广交名士,范尊师的鼓励,罗天益的传承, 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 元好问、许衡、砚坚等的宏扬,对其学说的推 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 广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n11。 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 王肯堂曾说:“窃详刘李二公,生同时,居 者也。”“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若脾胃损 同地,无世运方土之异宜,何乃凡病遽有补攻 伤,则真气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或久升 之别如此?”对以上“认识环境”说提出质疑, 而不降亦病矣。 陈细艺先生则提出金元四派的产生与各家之寨 4.4火与元气不两立 赋、疾病有关,如东垣夙患胃弱n21。 根据《内经》“壮火食气”的论述,李东垣 另外,有学者以运气学说解释金元不同学 认为火与元气一胜则一负,由此衍生出“阴火” 派的形成,此说本于清代王朴庄与陆九芝。指 论,即脾胃气衰,水谷之湿下流,下焦肾气不 出以岁运循环推算,刘完素、朱丹溪生不同时 化,郁而生热,便为阴火u引,原文云:“脾胃气 而都值火运,所以主寒凉清润;李东垣、张景 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岳生不同时而都值寒运,所以都主辛温补益; 4.5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因而,寒凉温补各派的更迭实际是适应气候变 一方面,脾胃为元气之本,“若胃气之本弱, 换情况的结果nH副。 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 4_补土派一的理论特点 则不能抵抗病邪侵袭。另一方面,脾胃虚则脏 李东垣是补土派的中坚人物,他奠定了补 腑经络俱病,“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 土派的理论基石,代表了补土派的主要观点, 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 强调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是他一生 岂一端能尽之乎”,“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 的宗旨n引,其学说源于《内经》及张仲景对脾 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 胃的论述,再加以阐述发挥,具有以下创新之 5。补土派一的用药特点 处: 5.1顾护脾胃元气 4.1辨明内外伤病证 基于“养生当实元气,欲实元气,当调脾 李东垣首倡辨别内伤与外感,《内外伤辨惑 胃”的认识,补中益气汤、升养益胃汤、补脾 论》、《脾胃论》等著述中反复讨论两者的辨证 胃泻阴火升阳汤等代表方无不以顾护脾胃为中 要点,日:‘‘外伤风寒,六淫客邪,皆有余之病, 心,‘脾胃论》所载61方中,应用最多的药物 当泻不当补;饮食失节,中气不足之病,当补 即包含人参、黄芪、白术等甘温补益药H引,合 不当泻。” <内经》“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之理。 4.2脾胃元气论 5.2补中升阳,泻其阴火 李东垣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辛甘温之剂,补其中 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真气又名元气, 而升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