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主义文学概论
20世纪的西方文学从纵的走向看可以大体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另一条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文学。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派文学,是20世纪各种以反传统文学为共同特点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 现代主义文学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概念。
? 广义的现代主义是迄今为止的所有反传统的文艺思潮流派。现代主义的源头可追溯到1857年波德莱尔发表的《恶之花》,至19世纪90年代以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为代表的前期象征主义高潮的出现,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期,迎来西方现代主义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以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规范的现代主义,也被称为正宗的现代主义,主要文学流派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象派、意识流小说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的文学流派有存在主义、跨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既是现代主义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和反抗,两者在哲学、审美观念和表现技巧方面有明显的分歧。
? 狭义的现代主义文学概念就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现代主义文学,主要包括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文学流派。它们大都反对传统文化以社会整体压制个人,以物质现实压制心灵,以理性教条压制感性的弊端,在艺术上突出非理性个体心灵的地位,把文学看作人的语言化生存方式,并由此出发探索新的描写对象和表现方法,努力在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中发展和壮大自己,为西方文学打开了新的局面。P369
?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
? 20世纪初西方遭遇重重危机的结果。
? 科技创新和生产力飞跃构成了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 战争与革命构成了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历史前提。
? 反传统思潮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现代主义文学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反传统为号召,以非理性为追求,以个体心灵活动为中心的基本特征。它把个体心灵活动当作文学表现的对象,或是根据个体心灵活动的特点来感受和把握世界,形成了非理性人本价值追求、形式化艺术实验语言革新两种基本倾向,分别关注着个体存在的非理性心灵活动本身,或心灵活动特点对文学形式语言的意义。讨论现代主义文学,自然应当从多层次多角度展开。 P370
未来主义
? 未来主义是20世纪最早出现的一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反传统文学流派。它以发达而全新的未来为号召,肯定机器文明,讴歌力量、运动和速度,在无序联想和自由不羁的文字中追求刺激性冲击力,大力扫荡传统文化,表现出狂热的无政府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反叛激情。为了打碎传统,开创未来,未来主义仇视过去,为此不惜鼓吹暴力、恐怖和战争。创始人是意大利的马里内蒂,主要成就是诗歌,代表作家及作品是法国阿波里奈的《醇酒集》,俄国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等。
超现实主义
? 超现实主义是20年代中期兴起于法国的一个具有先锋特色的文学流派。它以否定一切的达达主义为先驱,要求发动“文化革命”,彻底摧毁旧传统,实现精神领域包括潜意识的解放。在文学上运用超出意识控制的“自动写作”法,表现不受理性束缚的梦幻现实(超现实),进而记录绝对真实,“解决人生的首要问题”。
? 1924年《超现实主义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正式发端,20-30年代在法国形成高潮,40-50年代拓展为世界现象,1969年结束。代表人物有布勒东(1869-1966)、阿拉贡(1897-1983)、艾吕雅(1895-1952)等。
?
后期象征主义
? 20世纪20至40年代西方盛极一时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随着意象派的汇入,形成了现代主义诗歌大潮。它以19世纪中后期象征主义文学为基础发展而来,注重内在体验的象征表现,努力借助精致传神的鲜明意象,间接地暗示心灵对世界的把握,以求激起想像和联想,实现心灵体验的传达沟通。它同前期象征主义的区别在于:主张超越纯粹个人情感的狭隘局限,力图从普遍本性的高度概括世界面貌,为此注重对于传统的改造和利用。相对而言,后期象征主义视野更为开阔。 P373
? 英国艾略特(1888-1965)的《荒原》(1871-1945)的《海滨墓园》(1875-1926),梅特林克的戏剧《青鸟》,俄国勃洛克的《十二个》(1865-1939),美国的庞德(1885-1973)等。
表现主义文学
? 表现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于德语国家和美国的现代主义流派。世纪初萌生在美术领域,接着扩展为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根源于一战前后的社会动荡。人们在世界性大危机中,形成了深重的灾难感、绝望感、不信任感,强烈地体验到心理上的惶恐、激动、压抑和反叛,于是在“我亵渎了/上帝么?/还是上帝亵渎了人?”的大胆怀疑中,抛弃了对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