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虎地号汉墓出土的伍子胥简文释读札记.doc

睡虎地号汉墓出土的伍子胥简文释读札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睡虎地号汉墓出土的伍子胥简文释读札记.doc

睡虎地77號漢墓出土的伍子胥簡文釋讀札記 張新俊(河南大學文學院) 2006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對雲夢睡虎地一編號為M77的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在該墓中出土了一批內容豐富的西漢簡牘。根據發掘簡報,這批竹簡涉及質日、日書、算術、書籍以及法律等五大類內容。其中書籍一類有1卷205枚竹簡,出土時簡牘的上端有不同程度的殘損,下端則保存完好。殘簡長約9——15釐米,寬約0.6釐米。“每支簡的簡首端大約殘缺15字左右的簡文,使簡支之間的簡文內容都不能直接串接。”發掘簡報在彩版部份公佈了10枚書籍類殘簡的照片,其中有6枚屬於伍子胥的故事。此後,熊北生先生在《出土文獻研究》第九輯上發表《雲夢睡虎地77號西漢墓出土簡牘的清理與編聯》一文,又公佈了其中的部份內容,圖版照片部份有8枚與伍子胥內容相關。目前所知與伍子胥內容相關的竹簡,有28枚。熊北生先生說: 從初步識讀的簡文內容來看,J94簡囗前一段文字的末簡,其餘28支簡是記載伍子胥事蹟的內容。自J95簡至J110簡,依次記載了楚王將殺伍奢,又聽信奸人之言,派使者召伍子胥兄弟二人,伍子胥不依王命,逃亡中先向北後向南,得船人相助,逃入吳國,得吳王信任,治吳興吳,後率吳師入郢,楚昭王率眾逃亡,並令人與伍子胥交涉等情節。 本文主要對編號為J95、J97、J98、J99、J136等竹簡文字進行校釋。 J95…….殺之矣。其子二人皆出亡,一子五子尚,一子胥。胥老鄭而 “胥老鄭而......”後缺失,“老鄭”不辭。細繹簡文,所謂的“老”字,原篆如下: 就形體而言,與漢簡中的“老”字的確十分接近。後者可以寫作: 《銀雀山漢簡文字編》90頁 《馬王堆簡帛文字編》354頁 在秦漢文字中,與此形體相近的還有“走”字: 《馬王堆簡帛文字編》第55頁 我們認為簡文中所謂的“老鄭”,大概應釋作“走鄭”。《越絕書·越絕荊平王內傳第二》說: 昔者,荊平王有臣伍子奢。奢得罪於王,且殺之,其二子出走,伍子尚奔吳,伍子胥奔鄭。 ….囗也夫!尚為人也仁且勇,來之必矣。夫胥為人也勇且【智】 “其心”二字原釋文作“囗心”,非是。本簡中“也”字兩見,形體有別。“仁”字原釋文闕釋。該字原篆如下: 張家山漢簡《蓋廬》簡50“仁”字寫作: 二者形體相同,故釋作“仁”無疑。 第一個“夫”字,應屬下讀,“夫尚為人也仁且勇”與“夫胥為人也勇且【智】”相對。此段文字可讀為“…其心。夫尚為人也仁且勇,來之必矣。夫胥為人也勇且”。《越絕書·荊平王內傳第二》中有此接近的文字: 子奢對曰:“王問臣,對而畏死,不對不知子之心者。尚為人也,仁且智,來 之必入,胥為人也,勇且智,來必不入。”奢曰:“尚之为人,廉,死节,慈孝而仁,闻召而免父,必至,不顾其死。胥之为人,智而好谋,勇而矜功,知来必死,必不来。然为楚国忧者必此子。” …. “必使主君邊竟(境)有憂矣。”平王乃令人召五子尚。 “使”前一字,舊不識。據殘存筆劃如下: J130號簡上有“必”字,寫作: 與此形近。可知應是“必”字之殘。 “邊竟(境)”二字,原釋作“囗寅”,非是。《越絕書·荊平王內傳第二》說: 胥且奔吳邦,君王必早閉而晏開,胥將使邊境有憂。 子胥聞之,使人告子尚於吳:“吾聞荊平王召子,子必毋入。胥聞之,入者窮, 出者報仇。入者皆死,是不智也。死而不報父之仇,是非勇也。” 棠君尚謂其弟員曰:爾適吳,我將歸死。吾知不逮,我能死,爾能報。聞免父之 命,不可以莫之奔也;親戚為戮,不可以莫之報也。 《史記·楚世家》說: 伍尚謂伍胥曰:聞父免而莫奔,不孝也;父戮莫報,無謀也;度能任事,知也。 子其行矣,我其歸死。伍尚謂員:可去矣!汝能報殺父之仇,我將歸死。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雲夢博物館:《湖北雲夢睡虎地M77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008年第4期第31——37頁。 熊北生:《雲夢睡虎地77號西漢墓出土簡牘的清理與編聯》,《出土文獻研究9》第37——4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

文档评论(0)

zhangxiuli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