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年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名单.doc

附件年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名单.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年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名单.doc

附件2:2014年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名单 一、天津市南开社区学院数字化学习品牌 天津市南开区数字化学习活动于2006年启动, 到2013年底先后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在全区建立了19个数字化社区学习中心。现全区有联网计算机600台,数字化学习教室31间,总面积达4730平米。各学习中心出口宽带10M,数字化学习资源达10T。采用一个中心、四类学习课程、三种学习方式、三类评价的学习模式。一个中心指以学习者为中心。四类课程指学历课程、培训课程、居民教育课程、青少年校外教育课程。三种学习方式是网上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网上学习与活动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三类评价指学历课程评价、培训教育评价、居民教育与青少年校外教育评价。形成了一个中心、四个支持服务的服务模式:一个中心是以学习活动为中心,四个支持服务为技术平台支持服务、数字化学习资源支持服务、学习管理支持服务、后勤管理支持服务。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发挥辐射功能,使周边社区共享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微博、微信学习圈、兴趣组(联盟)、QQ群、博客群的多终端交互已经成为现实。移动学习、泛在学习也逐步实现。截止2013年底全区登录学习人数达1459062人次,累计学习时间495300小时。 二、长春市全民数字化学习品牌 长春市全民数字化学习于2010年启动。该项目以网络为载体,建设“一网千站”的学习网络。市政府已投入1700万,建成81个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20个乡镇数字化学习中心、1个部队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数字化学习资源总量已达到70T,视频资源10万集,教学案例1907个,动画资源1万余条,电子图书130万种,其他文献数据4.2亿条。长春全民学习服务热线963001全年开通,可同时接入16路电话。通过“主题活动+主题资源+培训+学习成果展示”模式,除随时随地的线上学习外,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下学习活动。如全民学习公益大讲堂,进社区、进部队、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累计举办35场专题讲座;全民数字化学习活动进社区,建数字化学习中心、开办社区议事厅、开设社区公共微博、开电脑扫盲班、办小学四点半课堂、设红领巾绿色网吧等;全民数字化学习活动进部队,开军营学习局域网,建移动帐篷。开展“入伍即入学、退伍即就业、加半年就毕业,退伍持复员军人证、技术等级证、学历教育证上岗”的人才培养模式,送知识、送技能送进军营。总之,长春数字化学习已推开泛在学习、大数据时代之门,推动市民涌入数字化学习浪潮,推动长春向幸福、和谐、宜居、智慧的城市迈进。 三、太原市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 太原市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由太原市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大讲堂是太原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讲师团名师云集,内容涵盖政策法规、文明礼仪、人文历史、旅游民俗、书法绘画、文化科普、医药保健、职业技能等。大讲堂并不拘泥于传统的“讲-听”模式,而是根据所讲内容与听众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听众的学习兴趣。“看电影,学英语”的讲座现场,老师精心剪辑了经典外语电影中的对白片段,让大家在看电影的轻松中,快捷地掌握口语的发音技巧;“在歌声中欣赏音乐”报告会现场,老师邀请听众一起放声高歌,在嘹亮的歌声感受音乐的魅力;“舞蹈与老年健身”讲座的老师动员听讲的老年人当场舞动起来,现场优美的舞姿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场华丽的舞会;“膳食营养”的老师则直接在讲座的现场开火起灶,热火朝天地为到场居民带来了飘香四溢的年夜饭力推菜式;更为特别的是,在太原市第一监狱里,服刑人员整齐而洪亮的《弟子规》诵读声令人感动与震撼。自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连续举办50期1677场,现场听众逾40万人次。太原市已形成 “年年有学习周、月月有大讲堂、天天有学习课程”的学习局面。 四、上海市奉贤区“宅基课堂”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的“宅基课堂”创建于2009年,已形成立体式、全覆盖的三级办学网络。全镇现有专职教师10名,兼职教师50名,讲师团成员64名,志愿者教师558名。每年投入100万专项经费,开展讲授、座谈、交流、读报、文艺演出、体育活动等。全镇827个自然宅基,首批建立368个宅基课堂并挂牌,确定宅基课堂负责人。社区学校全体教师分为四个宅基课堂工作联系小组,深入各村宅基课堂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教学计划。学习活动形式丰富多彩,都是村民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如采用讲授、座谈、交流、读报、文艺演出、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特别是年龄大、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可以就近、便捷地参与学习。宅基课堂学习活动注重新型农民的学习需求,有效地提高了农村群众的参与率。宅基课堂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学习活动不断提高了镇党政班子和村班子人员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水平,在实践中体会群众工作的方法、途径。宅基课堂活动促使领导干部更多地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构筑起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eiy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