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后名人墓.pdf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以后名人墓.pdf

第三节 宋以后名人墓   一、陈翥墓 陈翥墓,为北宋著名林学家陈翥之墓。位于铜陵县钟鸣镇狮峰村立新自然村竹园中, 2 5 墓冢座东朝西,为土石堆砌,高 米,直径 米。墓西立有石碑,上刻 “陈翥之墓”文 字。墓前有条石砌成的祭坛、拜台。 陈翥,字风翔,号虚斋,讳显四,北宋江南东路池州铜陵县贵上耆土桥 (今铜陵县 982 1061 钟鸣镇)人。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 ( 年),卒于宋仁宗嘉六年 ( 年),终 79 年 岁。陈翥出生于没落的官宦之家,生平未仕,一生布衣。他隐居家乡,毕生从事桐 树 (泡桐)生产研究、又埋头读书和著述。一生著有天文、地理、农、林、医、 卜等书 26 182 部、 卷。他所编纂的 《桐谱》一书,是中国和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的关于桐树研 究的科学专著。该书从桐树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到桐树的种类、育苗、种植,以 至采伐和加工利用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北宋及其以前全国种植和利用泡桐树的经 验和技术,为中国古代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做出了继往开来的历史性贡献。直到今天,《桐 谱》一书仍是从事林学研究的学者相当注重的林学典籍。陈翥墓现为铜陵县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二、包公墓 15 包公墓,即北宋名臣包拯墓葬及其家族的葬茔地,原位于合肥市东郊 里大兴集。 52 64 10 茔地南北宽 米,东西长 米,南低北高,主墓前侧有墓冢 多座。《合肥县志》载: “参政包孝肃公拯墓,在县东十五里,自子下皆葬。” 999 1062 包拯,字希仁 ( ~ 年),庐州合肥人。为官清正,名播后世。官至枢密副使, 30 卒于开封,归葬合肥。南宋初,墓被金兵破坏,棺木和墓志移至西北 米远的卑下处。 1199 庆元五年 ( 年)南宋淮西路官员把包拯夫人董氏墓当作包公墓重新修葺,供人瞻仰。 直到建国初期,整个墓群尚保持原貌。“文化大革命”时期,因合钢扩建厂房,有关部门 对包拯家族墓进行了清理,出土包拯、夫人董氏、长媳崔氏、次子包绶、次媳文氏、长 6 1 26 0 14 孙包永年等 人墓志。包拯墓志呈正方形,边长 . 米,厚 . 米。墓志盖上阴刻 16 5 3000 “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 篆字。墓志碎成 块, 多字,大多尚可 辨认。清理后,包拯遗骨迁葬于包公诞生地肥东县文集龙山。 1985 3 年,合肥市人民政府在包河南岸辟地 公顷,依宋代包公墓的原制重建。地面 建筑依次为照壁、石阙、神道碑、神门、石象生、享堂、坟冢。下有地宫,迁安包拯遗 骨。同时将董氏、崔氏、包绶、文氏、包永年等人遗骨迁入副墓区安葬。   三、胡舜元墓 胡舜元墓,为北宋翰林院著作郎胡舜元的葬身之所。位于铜陵县顺安镇陶山村望牛 2 1 4 1 山西麓。墓葬座东朝西,土堆墓,冢高 .米。平面圆形,直径 米。墓前现存石碑 通, 14 1925 1 36 0 8 为民国 年 ( 年)年所立,碑高 . 米,宽 .米。碑两侧为装饰石柱。石碑原 有碑盖,现已残缺。碑中间镌有:“宋翰林院著作郎胡公讳舜元之墓”,左侧刻有墓主生 平简介,右侧为立碑人落款。

文档评论(0)

gd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