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归纳 专题第讲 种群和群落.ppt

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归纳 专题第讲 种群和群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归纳 专题第讲 种群和群落.ppt

2.群落演替 (1)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发生演替到森林阶段这一最高阶段。 (2)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3)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 跟踪训练1 统计某农田中玉米种植后 植株平均高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50天左右玉米植株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B.90天左右玉米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C.该农田中玉米长势整齐,没有群落的垂直结构 D.由于种内斗争的加剧,玉米平均株高达到160 cm后不再增长 A 【解析】由曲线图可知,玉米植株平均株高在90天左右达到最大值,但无法知道玉米的种群数量是否达到最大值,B项错误。任何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C项错误。玉米平均株高达到160 cm后不再增长也可能是其遗传特性决定的,D项错误。 跟踪训练2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不同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相同的 C.群落演替直到达到顶级群落才会终止 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优势种逐渐发生改变 【解析】不同生物群落生存的环境不同,演替的过程也会不同。 . B 1.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2013浙江,4B)(  )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参与生殖的个体数越多,出生率就越高。 2.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2012全国大纲,4D)(  )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树下光照的强弱,肯定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 × 3.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2013四川,6C)(  ) 人的作用会影响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所以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4.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2011全国大纲,4D)(  ) 动物都有分层现象。 5.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2011海南,24C)(  ) 次生演替与初生演替相比历时短、速度快。 √ × √ 6.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2011安徽,6C)(  ) 旅游可能会造成人为因素的干扰。 7.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2010全国Ⅱ,3B)(  ) 如水分、阳光分布不均 8.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2009广东,15B)(  ) 利用抽样检测法 √ √ × 9.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和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都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2009广东 ,11BD)(  ) 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的均匀分布。 10.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属于种间竞争实例(2009全国Ⅱ,5D)(  ) 两种绿藻,不属于同一物种,争夺共同的生存资源,属于竞争。 × √ 完成作业:专题六 第1讲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栏目导引 网格构建 知识自填 核心考点 重难突破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栏目导引 网格构建 知识自填 核心考点 重难突破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栏目导引 网格构建 知识自填 核心考点 重难突破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栏目导引 网格构建 知识自填 核心考点 重难突破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栏目导引 网格构建 知识自填 核心考点 重难突破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栏目导引 网格构建 知识自填 核心考点 重难突破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栏目导引 网格构建 知识自填 核心考点 重难突破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栏目导引 网格构建 知识自填 核心考点 重难突破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栏目导引 网格构建 知识自填 核心考点 重难突破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栏目导引 网格构建 知识自填 核心考点 重难突破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栏目导引 网格构建 知识自填 核心考点 重难突破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栏目导引 网格构建 知识自填 核心考点 重难突破 第1讲 种群和群落 考纲要求 三年考情 命题趋势 1.种群的特征Ⅰ 2013浙江、全国Ⅰ、重庆 2012全国新课标、安徽 2011北京、江苏 1.趋势分析:(1)多以曲线和表格为媒介考查种群特征与种群数量增长规律。 (2)结合实例考查群落结构与演替。 2.备考指南:(1)构建种群特征概念模型、数量增长模型和生物和生物种间关系模型加深理解相关知识。 (2)比较法记忆种群的两种增长方式、群落的两种结构和两种演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