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孙过庭《书谱》书法理论体系和其特征.pdfVIP

分析孙过庭《书谱》书法理论体系和其特征.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论坛2013年第6期 分析孙过庭《书谱》书法理论体系及其特征 李鹏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传媒系,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1 孙过庭的《书谱》是罕见的书法史上书文并茂的作品,在书法的理论与创作上都为后世立下了标杆,文章恣肆宏美, 议论精辟入理,可以说是古代书法理论的奠基之作。但是《书谱》不易理解,文章结构枝蔓较多,采用的是骈体文形式。本文通过 书法的本体论、发展观等方面对《书谱》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够对《书谱》博大精深的书法理论体系以及特征做出正 确、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 《书谱》;孙过庭;书法理论;书法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J292.24f文献标识码】A 在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上《书谱》都为后世立下了标杆, 《书谱》首先从汉字和书法的关系着手对书法到底是什么 是罕见的书法史上书文并茂的作品。《书谱》笔势道劲飞动,用 进行了解释。汉字和书法关系紧密但功用又各不相同。书法是 笔俊拔坚毅,“二王之后,自成大宗”。在用笔上《书谱》强调 以汉字为载体的书写艺术,古人经常将二者混淆。对此《书谱》 “速”,这要以草法精熟为基础,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发现,在初 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书谱》阐明了文字的功用,所谓“书契 始阶段用笔从容静雅,草法中规中矩。而孙过庭似乎在中段以 之作,适以纪言”,是记录语言,而书法则不同,不仅能“妙拟神 后进入了一种激昂的创作状态,书写到情不自禁时,纷而愈 仙”,还能够“功宣礼乐”,这就是所谓“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治,婀娜愈刚健,破而愈完,飘逸愈沉著。因此,《书谱》并不是 具有抒情和欣赏的功用。书法艺术符合艺术的通则。其能够抒 录文,而是用笔墨来展示自己的书学理想,可以说《书谱》是书 发性情。当然。在审美效果上客体要达到相应层次。在艺术创 文合一的典范。 作手段上主体也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样才能够达到这一层 一、《书谱)的书法理论体系 次。对此,孙过庭明确了这一最高层次的归属,并没有语焉不 对于书法理论的各个方面《书谱》几乎都有所涉及,本文 详,这就是《书谱》通篇都欲“取立指归”的“宗匠”——王羲之。 主要介绍《书谱》的书法发展观和书法本体论。 文中对王羲之的六篇书作首先进行了形象、具体的分析:书 (一)书法的发展观 《画赞》则意涉瑰奇;《太师箴》又纵横争折;私门诫誓,情拘志 对书法艺术发展规律的认识就是我们所说的书法发展 惨;写《乐毅》则情多怫郁;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黄庭经》 观,其关系到一个书法家是否具有开阔的眼界,涉及如何创新 则恰怿虚无。而引出了本体论述“涉乐方笑,言哀已叹”。在这 和继承的问题,关系到对书法的发展是否能够从历史的高度 里《书谱》认为与诗歌艺术一样书法也是人的思想情感的流 来看待。而孙过庭的书法发展观是符合规律的,是进步的。 露,人的精神外化便是书风,借鉴了西晋陆机《文赋》“诗缘情” 孙过庭一反南朝某些书家今不逮古的看法。他一发展的 的诗歌理论:“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因为“虽学宗一 眼光来看待质和妍的变化,认为质和妍是随着世俗的变化、随 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所以可以说这~ 着时代的推移面变迁的,无疑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随着时代 观点大大增强了书法艺术的生命力。虽然只有一个“书圣”,但 的发展书法也随之发展,笔墨要学好法度,但也不应该被法度 是后世学者在学习书圣的同时,也可以跟随自己的性情,书写 所限制,书法的创新应该要和而不同,违而不犯,应该在书法 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的发展中做到今不同弊,古不乘时。可以说孙过庭的这些话影 “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 响是极为深远的,时至今日仍然是创作书法所遵循的原则。此 心”,在此基础上《书谱》将书法的“表情”还进一步与中国的哲 外我们也可以从孙过庭的《书谱》中看出孙过庭反对厚古薄今 学和古典诗歌联系了起来,《书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