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6月第26卷第2期
V01.26No.2
of PetroleumInstituteJun.2004
JournalJianghan
储层地质模型建立方法
——以坪北油田延长组长6段为例
李少华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王根朝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院,湖北N,N434023;大港油田分公司南部开发公司,天津300280)
张昌民,张尚锋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彭裕林,陈新民,姚凤英 (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北潜江433100)
[摘要]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坪北油田地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对目的层识别出3个中期旋回。
以中期旋回为单位采用顺序指示模拟方法建立沉积微相三维模型,采用相控物性参数建模技术,,-t4用顺
序高斯模拟方法建立孔隙度、渗透率的三维模型。采用逐点比较的方法,抽稀检验了沉积微相三维模型.
结果表明.分三种微相类型的符合率为66.4%.只分砂泥岩的符合率为84%;利用多个实现的概率分布
能够较好地预测微相分布。
[关键词]地质模型;随机建模;坪北油田;延长期;储集层
[中图分类号]P618.130.2;TE319[文献标识码]A
储层随机建模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储层描述新技术,其核心是对井间储层进行多学
科综合一体化、三维定量化及可视化的预测【lq]。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广泛应用于地层划分与对比
中L4,5j,正确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是精细油藏描述的重要基础。坪北油田位于陕西省延安地区,构造上隶
属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陕北斜坡中部褶皱带,面积约为1000km2;基底为中元古代一晚古生代海相碳酸盐
岩及海陆过渡相的碎屑岩;钻井揭示的地层有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其中三叠系延长组是
本区主要含油层系。笔者在对研究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段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
以中期旋回为单位建立沉积微相三维模型,然后采用相控物性参数建模技术,建立了孑L隙度、渗透率的
三维模型。本文主要以MSC3旋回为例进行介绍。
l储层划分与对比
不同储层其内部的砂体以及砂体的物性特征通常是不一样的,要真正了解储层的非均质性,必须首
先弄清楚作为储层的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因此,储层对比成为储层建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
作。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进行地层对比,能够使储层建模以等时界面限制下的单元为建模单
位,从而减少在建模过程中因为等厚或等比例划分网格造成的误差[6]。
在坪北油田原始小层对比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重新进行了对比,原研究重点小层长
为:①在单井剖面中识别可供区域性等时对比的中期基准面旋回相转换面和层序边界面,主要识别出两
种层序界面,冲刷侵蚀面及湖泛面;②将已识别出中期基准面旋回相换转面和层序边界面的单井剖面进
行等时对比,共选择了平行和垂直物源方向的9条剖面,建立以中期基准面旋回时间单元界线为框架的
③以井剖面建立的以中期基准面旋回为单元的时间地层格架为基础,对其他不在剖面上的井进行旋回的
划分和对比,建立全区的等时地层格架。
P71—89井一P74—92井一线附近及以南地区发育河口坝沉积,此线以北广大地区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
[收稿日期]2003一09—20
[作者简介]李少华(1972一),男。1994年大学毕业,博士,讲师,现主要从事储层建模与计算机模拟工作。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年6月
②MSC3中晚期,湖平面由下降转为上升,湖平面上升早期,水下分流河道沉积面积扩大,并向前延伸
切割先期形成的河口坝沉积,造成在研究区南部,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沉积相间分布,河口坝
砂体受切割而面积缩小;剖面上表现出河口坝砂体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现截切叠置关系。③MSC3晚
期,整个研究区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与分流道问洼地相间分布,分流道间洼地内出现水下决1:3扇沉积。
④MSC3末期,湖平面上升到最高,全区广布第二套最大洪泛面泥质沉积。
2地质模型的建立
2.1构造模型
旋回顶底构造模型的建立主要是根据已知的254井的旋回划分数据(相应的测深、真实深度及坐
标),考虑到井位分布的不均匀,研究区某些位置缺乏井点的控制,结合地震解释的构造数据适当地增
加了一些控制点。该区构造比较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遗传算法动态Bayesian网结构学习研究.pdf
- 分形随机噪声信号处理小波谱相关方法.pdf
- Th1细胞亚群与Th1记忆细胞在体内的功能与组织分布.pdf
- 共振光散射技术测定核酸研究进展.pdf
- Web集群中文档组织分布优化策略.pdf
- bc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途径探讨.pdf
- PRSV NIa-pro、NIa-vpg、NIb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自激活检测.pdf
- Ag_AgBr_TiO_2_AC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其性能研究_叶芳云.pdf
- 二氧化钛光催化研究进展和应用.pdf
- 地震工程和工程振动EART.pdf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