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分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作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分析 1,2 桂黄宝 (1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30000;2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摘要:合作创新战略联盟可以实现资源放大、获取技术、市场进入、规模经济、 分担风险、知识学习等目标。然而,合作创新战略联盟由于存在机会主义、信任 风险等也面临着高失败率的危险。论文从治理机制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合作创 新联盟的非正式治理机制和正式治理机制,以期增进联盟的稳定性和绩效最大 化。 关键词:合作创新联盟;正式治理;非正式治理 Analysis on Governance Mechanisms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Strategic Alliances Gui Huangbao (1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30000,China;2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CAS,Beijing 100190 ,China) Abstract: Th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strategic alliances can achieve the goals, including enlarge resources, gain technology, enter the market, economies of scale, assigned risks, study knowledge and so on. However, cooperative innovation strategic alliances also face the danger of high failure rate because of the opportunisms and the trust risks. This paper analyzes emphatically the informal and formal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lliances from the government mechanism perspective and hopes to promote the stability and the achievements maximization of the alliances. Key words: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lliances; Formal Governance Mechanisms; Informal Governance Mechanisms 1 引言 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通过合作创新战略联盟,创新企业可以实现资源放 1 作者简介:桂黄宝 (1979—)男,汉族,安徽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 技术创新管理、科技政策等。 2 基金项目:上海交通大学 “985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基金 (Z-120-008 ) 3 联系方式:E-mail:ncwu01@126.com;Tel: 1 大、获取技术、市场进入、规模经济、分担风险、知识学习等目标。然而,合作 创新战略联盟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高失败率的挑战,关键原因在于联盟中 固有的伙伴机会主义,联盟双方存在信任风险。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1] [2] ,合作 创新战略联盟中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问题。因此,合作创新联盟要达到理想的绩 效,达到较好的联盟结果,必须设计一个合理治理机制约束创新主体维持联盟组 织稳定性,使创新联盟绩效达到最大化。 2 合作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分析 2.1 合作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 战略联盟的概念提出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最早是由美国数字设备公司总裁 J. Hopland 和管理学家 R. Nigel 于上世纪提出。 M. E.Porter、Teece (1992) 也对其进行过深入研究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