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灸法补泻刍议.pdf
·938· 中国中医急症2012年6月第2l卷第6期
·证治探讨·
灸法补泻刍议
王娅玲关新军
(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浙江湖州313000)
中图分类号:R24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45X(2012)06-0938-02
【关键词】灸法补泻温补灸法泻邪热证施灸
灸法起源于远古,形成于秦汉时期。“灸”,《说文解字》释为 的也数不胜数.唐代医家孙恩邋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
“灼”.是灼体疗病之意。最早可能采用树枝、柴草、兽皮取火,熏、 金翼方》中,也载述了大量灸疗的内容,其用灸法疗病的病种较
熨、灼、烫以消除病痛.以后才逐渐选用“艾”为主要原料。《本草 前代有所增加,扩大了灸法的适应范围,并且在热证用灸、阴虚
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备要》日“艾叶苦辛。生温,熟热。 内热用灸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热毒蕴结之痈肿,以灸
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 法使“火气流行”令其溃散,如《千金翼方》日“痈疽疖肿、风游热
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因其气味芳香,性温 毒肿此等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另外,对于黄疸、内
易燃,且火力缓和,便取代一般的树枝燃料,成为灸法的最好材 痈等温热病及消渴、失精失血之阴虚内热病证等均用灸法取效,
料。灸法属于温热疗法,是应用燃烧艾叶制成的艾绒.以温热刺 如肠痈。。届两肘正尖头骨,各灸百壮,则下脓血者愈”。不泥古
激人体穴位来防治疾病的方法。 说.注重实践。发掘真知.不仅在实践中证实热证可灸,而且详细
阐述了施灸的体位、顺序、大小及壮数,以及穴位的蔡忌,使灸法
1仲景论灸,主张温补.有失偏颇
在各种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丁最大的作用,对后世灸学的发展作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以方药辨证为主,针灸条文并不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代著名老中医周楣声尤其推崇热证施
多,其中《伤寒论》7条,《金匮要略》2条,除去重复,共7条。主要
灸。他认为热证不但“可灸”、“宜灸”。更是而且“贵灸”。在以往长
应用于三阴经病,或于少阴病初起,阳虚阴盛时,灸之以助阳抑
期的临床实践中。不论是对肝炎、肺炎、脑炎、肠炎以及化脓性与
阴;或少阴病下利呕吐,厥阴病手足厥冷,脉微欲绝,灸之以回阳
非化脓性的发热病症,不论是细菌、病毒与原虫感染,不论是内
救逆。并提出“火逆”、“火劫”等误治变证,从而提出太阳表证、阳
脏、体表、局部与全身的病种与病变。均可采用灸法取效。这足以
实热盛、阴虚内热等禁灸的观点。这个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甚
充分证明中医理论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他为孙思邋“热证施灸”
巨。于是逐渐形成了“病在三阴宜灸,病属虚寒宜灸”的观念。使
思想受到《伤寒论辨证广注》的无情痛斥而感到不平,并且用自
后世部分医家片面地认为灸法届温补。并奉行了一千多年,无形
己的l临床实践证实了热证用灸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廖方正…认
中否定了灸法补泻的真正含义。实际上,灸法虽以性温易燃的艾
为只要准确辨证,灵活施灸亦能治热病。灸前先辨明虚实,以指
绒为施灸材料。但在理论上以经络学说为指导,以经穴为刺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