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态成型优化工艺制备氮化硅陶瓷及耐磨机理.pdfVIP

胶态成型优化工艺制备氮化硅陶瓷及耐磨机理.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胶态成型优化工艺制备氮化硅陶瓷及耐磨机理.pdf

V01 第34卷 增刊1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34,Suppl.1 2005 2005年 6月 RAREMETALMATERlALSANDENGINEERINGJune 胶态成型优化工艺制备氮化硅陶瓷及耐磨机理 刘 明,徐利华,夏雯,扶志,连芳 (北京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系,北京100083) 摘要:以氯化硅粉末为原料,利用腔态注浆成型制各出先进耐磨陶瓷材料。统计模式识别分析可得日标优化区域, 经逆映射法预报了未知区域中的T艺参数并得到第2次实骑验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还表明,当浆料中崮相斜=积分数 MPam“2,优于传统干压成型法(~6.2MPam“2)。抗磨损实 为40%时,可制得高密度素坯,其烧结体断裂韧性达7.19 验研究表明,氮化砖陶瓷在于摩擦和水润滑条件F的磨损机理分别为微断裂磨损利陶瓷表面氧化物的水解剥落。 关键词:氮化硅;股态成犁;模式识别;磨损机理 中图法分类号:x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2—185x(2005)sl-0359一04 助剂,加入无机化合物钠盐作为分散剂,利用氨水控 1 引 言 si,N。陶瓷具有高强高韧、高硬度、耐腐蚀、耐高 温等一系列优越特性,可作为理想的耐磨材料而得到 机搅拌2h,用超声波分散器分散1h,将所得到的浆 mm,用石 广泛应用。采用胶态成型T艺制备si3N。,可易控制坯料倒入圆柱形塑料模具中,模具直径为28 体内部团聚,减少坯体中的缺陷,并可制各复杂形状 膏板进行吸水脱模,坯体脱模后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 的陶瓷部件,因此,该先进成型工艺被认为是一种产 在120℃下干燥24h,制成素坯。 业化前景十分看好的陶瓷成型技术“,2]。 由于胶态成型工艺制备精细耐磨陶瓷的影响因素 由于胶态成型工艺制备精细耐磨陶瓷的影响因素 很多,研究工作量很大,故引入模式识别技术,进行高 较多,各因素之间又相再: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欲弄 精度多功能化的工艺参数优化分析工作,旨在错综复 清工艺参数对性能结构的影响,所投入的实验工作量 杂的多因素协同作用下快速寻找出工艺一性能的优化 势必大增。在材料计算领域叶·,统汁模式识别优化技 区域。本文选择了分散剂加入量、pH值及球磨时问作 术,网络神经元和遗传算法是L]前优化处理多参数耦 为3个影响因素,以成型素坯密度是否达到氮化硅理 合复杂体系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我们相继将其成功 论密度(3.2 成的原始样本集(见表1)进行模式识别处理,同时拟 地应用到耐火材料,结构陶瓷(sialon复合粉体),功能 采用模式识别的非线性逆映照得到相关1.艺参数,进 陶瓷(L钆BahTi03)以及纳米复合陶瓷(A1203一Tic- zrO,)等研究领域口4J。因此,本研究开展胶态成型技 而在第2阶段补充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 术制各氮化硅,并进行模式识别优化分析,同时对材料 2.2 s.3N4烧结体的制备 J。 磨损机理进行相关探讨”,6 体巾,在碳管炉中进行有氮气保护的常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