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和化学热处理.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表面淬火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一、表面淬火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采用特定热源将钢铁材料表面快速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之上,快速冷却,发生马氏体相变,形成表面强化层的工艺,称表面淬火技术。 (2)分类:根据热源不同,可分为: 感应加热 火焰加热 激光加热 电子束加热 (3)适用范围 碳含量在0.35%—1.20%的中、高碳钢; 基体相当于中碳钢的普通灰铁、球铁、可锻铸铁、合金铸铁; 中碳钢与球铁最适合。 中碳钢最适合表面淬火的原因 中碳钢经预先热处理(正火或调质)后进行表面淬火,不但心部有较高综合力学性能,且表面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 高碳钢表面淬火后,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虽高,但心部塑性与韧性较低; 低碳钢表面强化效果不显著。 二、表面淬火技术与常规淬火技术的区别 加热速度高,钢的相变点温度大幅度提高; 快速加热,奥氏体晶粒及亚结构显著细化; 加热速度很高时,钢产生无扩散奥氏体相变; 冷却速度比整体淬火快,硬度比普通淬火高; 热源能量密度越高,加热速度越快,硬度越高。 快速加热,渗碳体难以充分溶解,奥氏体成分不均匀,显微硬度不均匀; 常需预先热处理,使碳化物或自由铁素体均匀、细小分布。 三、表面淬火层的组织与性能 1、组织 沿试样横截面分三个区:淬硬区、过渡区、心部 (1)淬硬区:全部马氏体 (2)过渡区:马氏体+自由铁素体 (3)心部:原始组织 2、表面淬火层的性能 硬度比普通淬火工艺高2-5HRC; 耐磨性比普通淬火好; 提高轴类零件的疲劳强度; 缺口敏感性下降。 缺点: ①设备较贵; ②易产生尖角效应——尖角棱边过热; ③形状复杂零件处理困难。 柴油机缸套淬火 谢谢! 组织与性能: 表层:高碳回火M+碳化物+A’ 心部:低碳回火M或F、T 性能:表面硬度高,58HRC~64HRC;耐磨性好;心部 韧性好,硬度较低,疲劳强度高、表面压应力 气体渗碳炉 (3)工艺: 气体渗氮 2NH3→3H2+2[N] 200℃以上 渗氮 (1)氮化: 在一定温度下使活性氮原子[N]渗入工件表面。 (2)目的: 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热硬性和耐蚀性等 氮化用钢及氮化处理技术条件 ① 氮化用钢通常是含有Al、Cr、Mo、Tie、V等合金钢。应用 最广泛的是38CrMoAl。 ② 选择氮化层厚度不超过0.6~0.7mm。 ③ 工件在氮化前进行调质处理,氮化后不进行热处理。 ① 氮化后工件表面硬度高1000~1200HV 、耐磨性高和热硬性高。 ② 氮化后工件的疲劳强度显著提高。 ③ 氮化工件变形小;耐腐蚀能力高。 ④ 氮化工艺复杂,成本高。 ⑤ 目前氮化工艺主要用于耐磨性和精度均要求很高的零件 氮化特点及应用 在专门设备中通入氨气并加热至560~570℃。氮化时间约20~50h,氮化层深度一般0.1~0.6mm。 ② 离子渗氮 在低真空度容器内,稀薄的氨气在高电压作用下,迫使电离后的氨离子高速冲击工件,使其渗入工件表面。离子氮化的优点是氮化时间短,变形小。 渗氮工艺 ① 气体渗氮 离子氮化 特点: ① 氮化温度低 500~600℃ ② 时间长 20~50h,厚度 0.3~0.5mm 催化剂(苯、苯胺、氯化胺等)↑0.3~3倍 ③ 氮化前钢件须调质处理 组织 表层为白色ε(Fe2N)或γ’(Fe4N)相 中间为暗黑色含氮共析体(α+γ’) 心部为回火S 38CrMoAl钢氮化工艺曲线图 性能: 硬度高(1000HV~1100HV),很高的耐磨性和热硬性 表面压应力,↑疲劳强度 温度低,零件变形小 耐蚀性好 氮化用钢: 35CrAlA、38CrMoAlA、38CrWVAlA等 表面热处理及化学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定义:仅对钢的表面加热、冷却而不改变其成分的热处理工艺。 工件放在有足够功律的输出的感应线圈中,在高频交流磁场作用下,产生很大感应电流,由于集肤效应而集中分布于工件表面,使受热区迅速加热到钢的相变临界温度之上,然后在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使工件表层获得马氏体。 感应加热表面热处理 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装置如图所示。 ③ 电流透入的深度与感应电流的频率有关。 ④ 电流频率越高,感应电流透入深度越浅。 ① 交变磁场使工件内部感生出巨大的涡流。 ② 感应电流在工件表层密度最大,而心部密度为零,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 碳钢: 感应加热的分类 ① 高频感应加热 电流频

文档评论(0)

企管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