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几个概念 遗传(heredity) 变异(variation) 遗传型(genotype) 表型(phenotype) 饰变(modification) (一)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的几种形态 S型和R型 结 论 核酸是负载遗传信息的真正物质基础 二、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存在方式 2.特点 超螺旋结构; 携带某些特殊功能的基因(核基因组上所缺少),如具有接合、产毒、抗药、固氮或降解环境毒物功能的基因; 某些质粒可与核染色体发生整合或脱离 — 附加体; 当用一些理化因素处理时,可使子代细胞中的质粒消除,如丫啶类染料、丝裂霉素、紫外线或高温等因素; 具有重组的功能 — 质粒与质粒间、质粒与染色体之间; 有些质粒不表现任何功能 — 隐蔽性质粒; (三)突变率 每一个细胞在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状突变的几率; 自发突变几率 一般在10-6~10-9范围内; 突变率为10-8的含义:该细胞在一亿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一次突变。 抗性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 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途径 基因突变 抗药性质粒的转移 生理适应 两种观点: 突变的性状与引起突变的因素间呈对应性 — 抗性突变株的产生是由环境因素诱发出来的,属定向变异; 突变是自发产生的,与环境是否存在该物质无关,仅仅是一种用于筛选的环境而已。 1.变量试验(fluctuation test) 实验设计者 美国的鲁里亚和德尔波留克根据统计学原理设计; 时间:1943年 实验材料: 对T1噬菌体敏感的大肠杆菌 实验目的 验证突变的性状与引起突变的原因间有无直接对应关系 实验过程 2.涂布试验(Newcombe experiment) 实验设计者 1949年纽康布 实验材料 对T1噬菌体敏感的大肠杆菌 采用固体平板培养 实验过程 3.平板影印试验(replica plating) 实验设计者 1952年,美国的莱德伯格夫妇 实验材料 E.coli K12 实验过程 (四)突变的特点 不对应性 自发性 稀有性 独立性 诱变性 稳定性 可逆性 (五)基因突变及其机制 诱变剂:凡能显著提高突变频率的理化因子; 1)碱基置换 转换(transition) 嘌呤被嘌呤所置换或嘧啶被嘧啶所置换 颠换(transversion) 嘌呤被嘧啶所置换或嘧啶被嘌呤所置换 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通过活细胞的代谢活动掺入到DNA分子中后引起的变化。如:碱基类似物; 3)染色体畸变 某些强烈理化因子,如电离辐射(X射线等)和烷化剂、亚硝酸等引起DNA分子的大片段损伤; 染色体结构上的缺失、重复、插入、易位和倒位;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b、抗药性突变株的筛选 C、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 (1)与筛选营养缺陷型有关的三类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minimal midium,MM) — [-] 完全培养基(complete medium,CM) — [+] 补充培养基(supplemental medium,SM) —[A] (2)与营养缺陷型突变有关的菌体 野生型 (wild type) — 能在[-]中生长 营养缺陷型 (auxotroph)— 能在[+]或[A]生长 原养型 (prototroph)— 能在[-]中生长 作为研究代谢途径和基因重组等遗传规律的标记菌种; 作为氨基酸、维生素或碱基等物质生物测定的试验菌种; 用作发酵生产核苷酸、氨基酸等代谢产物的生产菌株;; Ames test(艾姆氏实验)测定潜在化学治癌物 理论依据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都是核酸尤其是DNA,所以任何能改变核酸结构的因素都可引起核酸生物学功能的改变。 生物化学统一性法则 生物的“三致”(致突变、致畸变、致癌变)物质可引起核酸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其功能的改变;反之亦然。 基本原理 Salmonella typhimurium 的his-菌株在[-]的平板上不能生长,如发生回复突变,则能生长。 试验步骤: 可疑“三致”试样 + 鼠肝匀浆 基因重组的定义 两个独立基因组内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途径转移到一起,形成新的稳定基因组的过程称为基因重组或遗传重组,简称重组。 重组和杂交的关系 重组是在核酸分子水平上的杂交,与细胞水平上的杂交有明显区别 杂交中必然包含着重组,而重组则不限于杂交一种形式。 一、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 (一)转化(transformation) 1. 定义: 受体菌直接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得后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形成的杂种后代称为转化子。 2. 能进行转化的微生物种类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Bac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极介绍课件.pptx VIP
- 2022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书戴嵩画牛》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pptx VIP
- 彩钢屋顶防水涂料施工方案.docx
- 2024年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学习课件.pptx VIP
- 题型09 主观题之启示警示类-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模板与技巧(解析版).docx VIP
- 6、建筑门窗五金配件产品质量检测报告(GD2106006).doc VIP
- [北京]电力电缆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浅埋暗挖法).doc VIP
- 2024年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册新教材深度解读【化学】.docx
- 沧州南皮县检察院聘用制书记员考试真题库2023 .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