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研讨---选修部分最新版.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研讨---选修部分最新版.ppt

2011——2013年高考 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研讨 (选做题部分) 目录 近三年高考真题再现 近三年高考选修部分考点 近三年高考命题特点 2013—2014备考策略 第一部分 重大改革与回眸 33. (2011?山东文综?33)【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图14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6分)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4分) 解析:第一问回顾所学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背景的知识进行作答即可。第二问,第一小问出现不同描述的原因应该从发表言论这的不同阶级立场去思考问题,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二小问作答时应该先选定观点,在进行论述。选择不同的观点,则论述的角度不同。注意论述和自己所选观点一致。比如选择①,则从改革的积极作用作答,选择②,则从农奴制的局限性角度论述。选择③也从改革的积极作用作答。总之,注意论点和论据前后一致,不可出现前后自我矛盾的现象,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 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4分)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6分) 2013年山东卷???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6分)?(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4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王安石变法.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和知识的比较辨析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立新法扰民、钱既出而差役如故、或烹来款待他、民间怨恨新法等来归结要点即可。 第(2)问看待价值要辩证地看待,既要看到话本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也要看到话本是经过加工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不实成分。 第二部分 民主思想与实践 (2011?山东文综?34)【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下列是两则反映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民主建设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材料二 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厚, 仁人施政法刑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说明理由。(6分) (2)概括说明两个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在当时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分) 解析:第一问,材料一注意关键词“无阶级…之区别”,这中情况只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情况下才能出现,可以判断是抗日时期;材料二注意关键词“耕者有田”,实行这种制度的是解放时期。第二问,第一小问可以从对抗日战争的作用的角度进行论述,第二小问则从对解放战争作用的角度来论述。 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以下是选自1911年11月2日的《神州日报》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 (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5分) (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5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蝶恋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