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项目屡现上市公司魅影 嫁接式上市引关注.docVIP

IPO项目屡现上市公司魅影 嫁接式上市引关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PO项目屡现上市公司魅影 嫁接式上市引关注.doc

IPO项目屡现上市公司魅影 嫁接式上市引关注发布时间: 2010-12-14 9:31:00 ???? 来源: 上海证券报 ???? 作者: 吴正懿 施浩 相关行业: 投资行业 沃森生物 湘能电工 胜景山河   虽然星河生物、宋城股份等首发公司再现百倍发行市盈率,但并不能阻挡二级市场资金对它们的追捧,上市三个交易日均获得了多家机构的净买入。激荡人心的财富故事仍在反复上演,唯一不同的是故事的主角。   较为罕见的是,近期多个IPO项目的核心资产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股权演变显示,多家公司的核心资产均来自上市公司,甚至是上市公司的募投项目。更为蹊跷的是,上市公司低价剥离转让的亏损资产,在接盘者手里总能“妙手回春”,迅速扭亏壮大,直至搭上IPO的财富列车。由此,国有资产流失、利益输送的质疑此起彼伏。   从富煌钢构IPO遭否的案例看,上述现象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记者获悉,在11月份北京举办的保代培训上,监管部门有关人士表示,资产、业务涉及已上市公司的IPO项目要“重点关注”,确保资产、业务的剥离合法、合规,没有争议和纠纷。   “移花接木”式上市乍现   据记者统计,自今年9月以来,现有资产与上市公司存在关联的IPO案例,至少有沃森生物、胜景山河、富煌钢构、金杯电工、中电联环保5例。再往前推,领先科技拟注入的中油金鸿的核心资产,亦属于上市公司的剥离资产。   11月22日,金杯电工中小板IPO“过会”。其招股书显示,业绩贡献度逾六成的子公司金杯电缆,便来自已经暂停上市公司*ST金果的慷慨“馈赠”。   资料显示,2004年8月2日,衡阳电缆厂、金杯电工和湘能投资三方签订合资协议共同组建金杯电缆。其中,衡阳电缆厂以其部分实物资产出资,折合注册资本360万元,持有36%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金杯电工出资350万元,占35%的股权;湘能投资以290万元出资持有29%的股权。衡阳电缆厂是*ST金果2000年置入的优质资产,当年实现净利润1019万元。第二年,*ST金果又配股募集资金2.39亿元,拟全部投入衡阳电缆厂的宽带数据网光缆建设等4个项目。   然而,当*ST金果在2004年中止再融资投向,将衡阳电缆厂资产转入金杯电缆时,电缆厂前三季度已巨亏1361.62万元。而且,虽然衡阳电缆厂身为金杯电缆的名义第一大股东,但其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没有掌控后者。2007年1月,衡阳电缆厂将所持的36%股权挂牌转让,至此,衡阳电缆厂将自身资产逐渐剥离之后与金杯电缆彻底诀别,更遑论分享IPO盛宴。   领先科技的重组方中油金鸿,亦与*ST金果渊源颇深。据查证,中油金鸿的盈利支柱衡阳天然气曾是*ST金果旗下资产,因亏损累累于2005年8月被置出上市公司。在资产置换时,*ST金果曾表示,衡阳天然气受行业政策、地区管道开通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盈利情况具有不确定性。但在资产置换后,衡阳天然气便活力焕发,2007至2009年,其分别实现净利润9055万元、6654万元和1.07亿元。   令人诧异的是,数度资产重组业绩不见起色的*ST金果,在自身经营步履维艰的时候,却在不经意间“孕育”出两家准上市公司。“穷爸爸、富孩子”的戏剧性经历,实为资本市场罕见。   相似的故事也发生在沃森生物、胜景山河等公司身上。资料显示,上市公司古越龙山,早在2003年出资700万元持有胜景山河21.88%股权,但在2008年2月将该部分股权转让,憾失IPO盛宴。   最为悲怆的案例是,曾经的沪市上市公司云大科技,在退市之前“孵化”出另一家上市公司。招股书显示,2002年6月,云大科技通过控股子公司陶正生物受让沃森生物45%的股权,成为沃森生物第一大股东。然而,2004年7-8月,云大科技将其所持的沃森生物股权悉数转让,自己则因连续4年亏损于2007年黯然退市。虽然无法从头再来,但倘使沃森生物股权未拱手出让,云大科技或许还存一线生机。   多位保荐人对记者表示,脱胎于上市公司的资产再行上市,在此前的确非常少见。而近期接踵出现多个案例,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上市公司频频“为他人作嫁衣”   尴尬的是,当这些资本市场“新贵”闪亮登场时,原本应在IPO庆功宴上出席的相关上市公司却黯然神伤。   据记者统计分析,在上述公司从设立到上市的整个过程中,与已上市公司发生的牵连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上市公司从别处受让该部分资产,而后又以各种原因(主要是亏损)出让股权,上市公司只在其中“过了一下手”;二是作为这些公司的发起人之一,上市公司中途将股权出让给他人,因而无缘分享上市成果;三是上市公司的募投项目资产剥离后,新主人将其包装上市。   “孵化基地”的典型,便是孕育了中油金鸿及金杯电工的*ST金果。奇怪的是,当初作为优质资产置入的衡阳电缆厂和衡阳天然气,到了*ST

文档评论(0)

蝶恋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