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船舶概论
船舶定义:用于交通、运输、捕捞水生物、开发海底矿藏、港湾服务、运动游览、科学调查及测量、工程作业、救险、国防军事等水上、水面及水下各种运载工具的统称。概念船舶是指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在国防、国民经济和海洋开发等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历史 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 1868年,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 古代中国是当时造船和航海的先驱。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造船工场,能够制造战船;汉代已能制造带舵的楼船;唐、宋时期,河船和海船都有突出的发展,发明了水密隔壁;明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宝船,在尺度、性能和远航范围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
近代中国造船业发展迟缓。1865~1866年,清政府相继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建造了“保民”“建威”“平海”等军舰和“江新”“江华”等长江客货船。
新中国成立后,船舶工业有了很大发展,50年代建成一批沿海客货船、货船和油船。60年代以后,中国的造船能力提高得很快,陆续建成多型海洋运输船舶、长江运输船舶、海洋石油开发船舶、海洋调查船舶和军用舰艇,大型海洋船舶的吨位已达30万以上载重吨。除少数特殊船舶外,中国已能设计制造各种军用舰艇和民用船舶。2005年6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张广钦介绍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开始,张广钦主任就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历程作了简单介绍:????今年7月11日,是著名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6月3日,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江南造船厂建厂140周年纪念日。中国造船业源远流长,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开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先河。经过新中国五十多年的发展,船舶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造船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纪元以来的两千年中,有一千五百年左右领先世界。600年前,中国的造船技术达到了鼎盛,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 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但是,由于政治腐败,外敌入侵,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国造船业已是奄奄一息。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民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船舶工业。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基本建成了门类齐全的船舶工业体系,奠定了中国现代船舶工业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船舶工业遵照小平同志的指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走出了一条投资省、见效快的自强振兴之路。经过20多年的奋力拼搏,中国已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第三造船大国。 ????新世纪以来,船舶工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2000年到2004年的五年间,中国的造船产量年均增长26%。2004年,造船产量达到880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份额达到14%,连续10年列世界第三位。预计今年的造船产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约占世界造船份额的18%。 中国已能够自主设计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船和8000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并已成功进入液化天然气船建造市场,打破了少数国家的垄断。目前,除豪华游船等少数船型外,中国已经能够建造符合各种国际规范,航行于任何海域的船舶。????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等产品的制造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当代世界先進水平,并大量为出口船和国内远洋船配套。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已开发和建造了20万吨级以上的浮式生产储油轮和多型海洋平台。 中国建造船舶中有70%以上是出口船舶,已经出口到了包括美、日、德、法、加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舶工业已成为中国机电行业中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2004年出口船舶达到560万载重吨,出口金额达到31.6亿美元。目前中国手持船舶订单中有85%以上是出口船订单。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国防科工委负责船舶工业行业管理工作。船舶工业行业管理实行中央和省(市、区)两级管理方式,国防科工委设有全国船舶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中国高度重视船舶工业的对外合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引进了100多项船舶和船用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除了民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外,中国与欧盟、韩国、日本已建立了造船领域的政府间对话机制。2002年,经国务院授权,我委与外交部、商务部组成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的新国际造船协定谈判,为建立公平、规范的世界船舶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