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3 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3 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3 新人教版必修3

《祝福》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掌握运用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倒叙手法。 掌握情节结构,理清思路,把握主题。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是肖像描写,环境描写。 (办法:对祥林嫂不同时期的肖像比较分析。) 教学难点是祥林嫂的死因及主题的理解。 (办法 :围绕她周围的人物展开深入的讨论。) (四)教学设想 学生以写小传形式,概述祥林嫂一生,熟悉情节。重点讨论分析肖像描写及悲剧原因。 (五)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 2,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教学步骤: 简单介绍小说的知识 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小说的主题:作品的思想立场及倾向。 直接板书,进入新课 《祝福》写于1924年,江浙一带的迷信习俗。“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致敬敬礼,迎接福神。成功塑造了祥林嫂的形象。把“凶人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摆在眼前。 梳理文章的情节结构(阅读教材20~25分钟) A教师板书情节六要素 学生概括 情节 内容 叙事手法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倒叙 发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B 思考:作者采用倒叙手法,将祥林嫂寂然死去放在前面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 从情节安排看,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从小说矛盾关系来看,祥林嫂寂然死去与鲁四老爷的震怒“不早不迟……”形成对照体现小说反封建主题。 C 注意:倒叙结束,转入顺序,必须使用过渡句。 同学自读《祥林嫂小结》 要求:身份,籍贯,性格特征 遭遇要突出 概括: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却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定性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 分析祥林嫂的悲剧的根源,揭示作品主题。 教学步骤: 由诗导入新课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鲁迅第二部小说集命名《彷徨》 勤劳,质朴。顽强的祥林嫂在鲁镇的祝福声中凄凉的离开人世,走得艰难,走得寂寞。不知大家思考过没有:祥林嫂为什么会死呢? (自杀,他杀,穷死等) 投影显示(丁玲语: ) 围绕祥林嫂的坎坷经历,作者写了哪些人物? (明确:鲁四老爷,四婶,“我”。柳妈,短工,卫老婆子,婆婆,堂伯) 分析:这些人物对祥林嫂的态度怎样? 具体操作:1,2组思考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态度 3,4组思考“我”对祥林嫂的态度      5,6组思考“柳妈”对祥林嫂的态度      7,8组思考其他人对祥林嫂的态度 全班思考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明确: A,鲁四老爷的态度(地主阶级,卫道士) 第一次皱眉——讨厌她是寡妇 第二次皱眉——讨厌她逃出家 第三次皱眉——暗暗告诫(含警告) 学生活动 朗读“这种人似乎很可怜但伤风败俗……” 附四嫂两次慌忙制止祥林嫂去取酒杯筷子。 祥林嫂“讪讪地缩手”“疑惑地走开” 祥林嫂“受了炮烙似缩手,脸色灰黑” 评:鲁四老爷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地主知识分子典型形象。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封建制度,封建礼教,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把套在祥林嫂脖子上的绳索,勒得死死,永不松动,致死为止。 B “我(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问题设计:1,“我”与乡里所进行几次问答? 内容是什么? 2,“我”是怎样回答的? 心态有何变化 明确“三问”一问,魂灵有无, 二问, 地狱有无, 三问,死掉的家人能否见面。 三答,“也许有”,“就该也有”“说不清”含糊回答,伴随“悚然”“吃惊”“胆怯”。 延伸: 如果你是“我”你这样回答祥林嫂所提的问题? “我”为什么不能回答? 明确:“我”的这一切变化,出于“人何必增添末路人苦恼”的同情心实际上这未能使她摆脱绝望同时又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想帮助却又无能为力,任由悲剧的发生。 [讨论] “我”为什么会想到福兴楼吃鱼翅? C,柳妈(与祥林嫂一样的劳动妇女) [问题设计] 1,如何对待祥林嫂? 2,她是不是凶手,与鲁四老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